1、消除病因阶段的牙周治疗,除了
A、消除龈上、下菌斑及牙石
B、纠正食物嵌塞,创伤
C、口腔卫生指导
D、去除充填体悬突
E、牙周手术
E
治疗原则去除病因通过洁治术彻底清除菌斑、牙石,消除造成菌斑滞留和局部刺激牙龈的因素。对于牙龈炎症较重的患者,可配合局部药物治疗,常用的局部药物有1%过氧化氢、0.12%~0.2%氯已定溶液以及碘制剂。对于不伴有全身疾病的慢性龈炎患者,不应全身使用抗菌药物。
2、关于氯已定溶液,哪一项不正确
A、广谱抗菌剂
B、可吸附于牙表面,缓慢释放
C、每日含漱2次
D、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
E、长期含漱,牙面有色素沉着
D
比较成熟的为氯已定溶液(以前称洗必泰溶液),它是一种广谱抗菌剂,为二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与细菌胞壁表面的阴离子结合,从而改变细菌的表面结构,提高细胞壁的通透性,使氯已定进入细胞质内,杀死细菌。使用0.12%~0.2%的溶液,每天2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可以抑制菌斑形成。氯已定的化学结构稳定,毒性小,长期使用不易形成耐药菌株或造成对人体的损害。
3、菌斑控制的用具,除外
A、菌斑染色剂
B、牙刷、邻面清洁工具
C、牙膏
D、含漱剂
E、口服抗生素
E
此题不难选择。应选择答案E。比较有争议的答案A。菌斑染色剂能使菌落着色,便于观察,因此被认定是菌斑控制的指示剂。所以最佳答案选择E。
4、牙膏的作用,哪一项不正确
A、防龋
B、消炎
C、止血
D、去除牙石
E、减轻口臭
D
牙膏可明显增加刷牙效果。通过牙膏中所含的摩擦剂和洁净剂来加强机械清洁作用。近年来含药物的牙膏种类较多,就其作用而言,主要为防龋、抑菌、止血、脱敏及减轻口臭等。但药物仅起辅助作用,主要靠机械清扫作用。
5、关于牙周脓肿,哪一项不正确
A、牙龈局限性肿胀
B、无牙髓活力
C、脓肿区疼痛
D、龈下牙石较多
E、有牙周袋
B
牙周脓肿一般有牙髓活力。
6、逆行性牙髓炎的病人,探诊检查最可能发现的是
A、牙龈出血
B、根分叉病变
C、釉突
D、深牙周袋
E、溢脓
D
逆行性牙髓炎:是临床较常见的。由于深牙周袋内的细菌、毒素通过根尖孔或根尖1/3处的根管侧支进入牙髓,先引起根尖1/3处的牙髓充血和发炎,以后,局限的慢性牙髓炎可急性发作,表现为典型的急性牙髓炎。临床检查时可见患牙有深达根尖区的牙周袋或严重的牙龈退缩,牙齿一般松动达Ⅱ度以上。牙髓有明显的激发痛等,诊断并不困难。
7、伴放线放线杆菌的致病毒素的作用,哪一项不正确
A、产生白细胞毒素
B、抑制多形核白细胞的趋化功能
C、产生无活性的胶原酶
D、产生成纤维细胞抑制因子
E、产生内毒素
C
伴放线放线杆菌对牙周组织有毒性和破坏作用:①产生一种叫白细胞毒素的外毒素,可杀伤白细胞使其产生溶酶体酶,对牙周组织造成损伤;②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③产生内毒素;④产生胶原酶,破坏结缔组织和骨的胶原纤维;⑤产生成纤维细胞抑制因子、破骨细胞激活因子等。Aa的表面可形成膜泡,内含毒素,膜泡的脱落可使毒素播散。
8、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为
A、产黑色素类杆菌
B、螺旋体
C、伴放线放线杆菌
D、牙龈卟啉菌
E、梭形杆菌
C
微生物大量的研究表明,伴放线放线杆菌(Aa)是侵袭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
9、关于慢性牙周炎,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主要致病菌是牙龈卟啉单胞菌
B、早期牙齿出现松动
C、牙槽骨吸收以水平为主
D、可出现间歇性活动期
E、病程进展缓慢
B
慢性牙周炎患者除有(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周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外,晚期常可出现其他伴发病变和症状,如:①牙齿移位;②由于牙松动、移位和龈乳头退缩,造成食物嵌塞;③由于牙周支持组织减少,造成继发性(牙合)创伤;④牙龈退缩使牙根暴露,对温度刺激敏感,甚至发生根面龋;⑤深牙周袋内脓液引流不畅时,或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发生急性牙周脓肿;⑥深牙周袋接近根尖时,可引起逆行性牙髓炎;⑦牙周袋溢脓和牙间隙内食物嵌塞,可引起口臭。
10、牙周炎的四大主要症状,除外
A、牙龈炎症
B、牙齿退缩
C、牙周袋的形成
D、牙槽骨吸收
E、牙齿松动
B
慢性牙周炎患者有主要特征(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周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
口腔医学网
分享爱牙护齿知识
我们和益达一样
关爱牙齿,更关心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