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男性,19岁,上前牙外伤1小时。经检查,诊断为牙震荡。下列处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1~2周内应使患牙休息
B.若牙髓活力测试,患牙无反应,应作根管治疗
C.受伤后1、3、6、12个月定期复查
D.观察1年后,若牙髓活力测试正常,可不进行处理
E.若有牙髓坏死迹象,应进行根管治疗
[答案]B
牙外伤后牙髓活力测试表现不一,应随诊观察两周后再做活力测试。
根据外伤史和临床表现可以作出诊断。因为任何类型的牙外伤,牙髓均受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即刻就诊时的牙髓状况的检查不一定能作出诊断,但应记录检查结果,以便观察外伤后牙髓的修复和变化。
牙震荡
(一)定义 牙外伤时,牙周膜的轻度损伤称为牙震荡,又称为牙挫伤或称外伤性根周膜炎。牙震荡还可由较轻外力,如在进食时骤然咀嚼硬物所致。
(二)临床表现 1.患牙牙齿轻微酸痛感,可有对冷刺激一过性敏感症状。 2.牙冠完整,通常不伴牙体组织的缺损。 3.轻微松动或不松动,无移位。垂直向或水平向叩痛(±)~(+)。龈缘还可有少量出血。表明有牙周膜损伤。 4.温度测验可为一过性敏感症状,若做牙髓活力测试,从略敏感到无反应不一。 5.X线片表现正常或根尖牙周膜增宽。
(三)诊断 根据外伤史和临床表现可以作出诊断。因为任何类型的牙外伤,牙髓均受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即刻就诊时的牙髓状况的检查不一定能作出诊断,但应记录检查结果,以便观察外伤后牙髓的修复和变化。
(四)治疗 1.1~2周内应使患牙休息。必要时降低咬合以减轻患牙的咬合力负担。 2.受伤后1、3、6、12个月应进行定期复查。观察1年后,若牙冠不变色,牙髓活力测试正常,可不进行处理;若有牙髓坏死迹象时,应进一步作根管治疗术。必须记住,在年轻恒牙,其活力可在受伤1年后才丧失。
2.男,21岁,1因外伤完全脱落而来诊断。关于治疗方法的选择错误的是A.外伤半小时内立即再植B.如果牙齿落地已污染,应就地用生理盐水冲洗牙齿立即复位
C.若牙脱位时间超过2h,只能在体外作根管治疗后再植
D.易污染的脱位牙经生理盐水冲洗后,不立即复位,则需干燥保存
E.脱位牙已污染,经生理盐水冲洗后,可放在牛奶杯内保存等待复位。
答案:D
牙脱位后切忌干燥保存。
牙脱位
(一)定义 牙齿受外力作用而偏离,以致部分或全部脱离牙槽窝者,称为牙脱位。碰撞是引起牙脱位的最常见原因。在个别情况下,由于器械使用不当,拔牙时亦可发生邻牙脱位。
(二)类型 脱位可分为部分脱位和完全脱位。根据外力方向,部分脱位又可分为: 脱出性脱位:牙齿脱出; 嵌入性脱位:牙齿向根尖方向嵌入; 侧向性脱位:牙齿向唇(舌)向移位。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主要看X线表现) 1.牙齿部分脱位常有疼痛、松动和移位表现。 (1)脱出性脱位和侧向性脱位:因患牙伸长而出现咬合障碍。X线片示牙根尖与牙槽窝的间隙明显增宽。 (2)嵌入性脱位:牙齿向深部嵌入,临床牙冠变短,其咬合面或切缘低于正常牙。X线片示牙根尖与牙槽窝无明显间隙,根尖周膜间隙消失。 2.牙齿完全脱位者,则可见牙齿完全离体或仅有少许软组织相连,牙槽窝内空虚。 3.牙齿脱位不论部分还是完全性者,均常伴有牙龈撕裂和牙槽突骨折。牙齿脱位后,可以发生各种并发症。 (1)牙髓坏死:其发生率占牙脱位的52%,占嵌入性脱位的96%。 (2)牙髓腔变窄或消失:发生率占牙脱位的20%~25%。牙髓腔内钙化组织加速形成,是轻度牙脱位的反应;严重的牙脱位常导致牙髓坏死。 (3)牙根外吸收:有人认为坏死牙髓的存在能促使牙根的外吸收。牙根吸收最早在受伤2个月后发生,此外,约有2%的病例并发牙内吸收。 (4)边缘性牙槽突吸收:嵌入性和脱出性脱位牙特别易丧失边缘牙槽突。
(四)治疗 保存患牙是治疗牙脱位的原则。 1.部分脱位牙应在局麻下复位,再结扎固定4周。术后3、6和12个月进行复查;若发现牙髓已坏死,应及时作根管治疗术。 2.嵌入性的脱位牙在复位后2周应作根管治疗术,对嵌入性脱位的年轻恒牙,不可强行挣出复位,以免造成更大的创伤,诱发牙根和边缘牙槽突的吸收。因此,对症处理,继续观察,任其自然萌出是最可取的处理方法,一般在半年内患牙能萌出到原来的位置。 3.完全脱位牙在0.5小时内进行再植,90%患牙的牙根可免于吸收。如牙齿已落地污染,应就地用生理盐水或自来水冲洗牙齿,然后放人原位。如果不能即刻复位,可将患牙置于患者的舌下或口腔前庭处,也可放在盛有生奶、生理盐水或自来水的杯子内,切忌干藏,医院就诊。如果脱位时间在2小时以后再就诊者,牙髓和牙周膜内细胞已坏死,不可能期望牙周膜重建,因而只能在体外完成根管治疗术,并经根面和牙槽窝刮治后,将患牙植入围定。 年轻恒牙完全脱位,若就诊迅速或自行复位及时者,牙髓常能继续生存,不要贸然拔髓,一般疗效是良好的。当然,若就诊不及时或拖延复位时间,则只能在体外完成根管治疗术,搔刮根面和牙槽窝后再植,预后是欠佳的。
3.患儿,男,9岁,1小时前外伤,自觉上前牙变短。临床检查发现左上中切牙较邻牙短2mm,牙冠完整,叩(+),牙龈轻度红肿,X线示根尖周膜间隙消失。该牙的正确处理为
A.待其自然萌出,定期观察
B.复位后固定
c.根管治疗后复位固定
D.复位固定2周后根管治疗
E.拔除
[答案]A
嵌入式脱位的患牙,可不必处理,任其自然萌出。
嵌入性的脱位牙在复位后2周应作根管治疗术,对嵌入性脱位的年轻恒牙,不可强行挣出复位,以免造成更大的创伤,诱发牙根和边缘牙槽突的吸收。因此,对症处理,继续观察,任其自然萌出是最可取的处理方法,一般在半年内患牙能萌出到原来的位置。
4.患者2年前上前牙外伤后出现咬合痛,后逐渐好转,未治疗,此后牙冠逐渐变色。其可能的原因为
A.色素沉着
B.牙髓坏死
C.牙髓钙化
D.牙髓息肉
E.牙内吸收
[答案]B
牙髓坏死后患牙会出现颜色变化
临床表现 无明显自觉症状,牙冠变色,牙髓无活力。
(二)诊断要点(熟记) 1.无自觉症状,曾有牙髓炎或牙外伤史。 2.牙冠呈暗黄色和灰色并失去光泽。 3.冷热诊和电诊均无反应。 4.探诊深龋的穿髓孔无反应,开放髓腔时可有恶臭。(牙髓坏疽)
5.患者,男性,54岁,左下后牙咀嚼痛,冷水敏感,偶有自发痛。查:左下第一磨牙未见龋坏及隐裂,近中可探及深牙周袋。X线片可见近中根管影像全长增宽边缘整齐。最可能的诊断为
A.根折
B.内吸收
C.外吸收
D.牙根纵折
E.牙周炎
[答案]D
牙咀嚼痛,冷水敏感,偶有自发痛。查:左下第一磨牙未见龋坏及隐裂,近中可探及深牙周袋。X线片可见近中根管影像全长增宽边缘整齐。此表现倾向于牙根纵折。
6.男。20岁。昨夜右侧后牙痛未眠。痛为阵发性,服止痛片无效。查5牙冠未见龋,叩痛(一),不松动,冷刺激引起剧痛。引起该患牙牙髓疾病的最可能原因是
A.隐匿龋
B.牙隐裂
C.发育异常
D.楔状缺损
E.咬合创伤
答案:B
查5牙冠未见龋,叩痛(一),不松动,冷刺激引起剧痛,此临床表现可考虑为牙隐裂。
(一)定义 牙隐裂指未经治疗的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微裂纹,临床常不易被发现
(二)病因 1.牙齿结构的薄弱部位。 2.牙尖斜面愈大,所产生的水平分力愈大,隐裂发生的机会也愈多。 3.创伤性咬合力当病理性磨损出现高陡牙尖时牙尖斜度也明显增大。正常咬合时所产生的水平分力也增加,形成创伤性咬合力,使窝沟底部的釉板向牙本质方向加深加宽,这就是隐裂纹的开始。在咬合力的继续作用下,裂纹逐渐向牙髓方向加深,所以创伤咬合力是牙隐裂的致裂因素。
(三)临床表现 1.牙隐裂好发于中老年患者的后牙咬合面,以上颌第一磨牙最常见。 2.牙隐裂患者最常见的主诉是较长时间的咀嚼不适或咬合痛,病史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咬在某一特殊部位可引起剧烈疼痛是该病具特征性的症状。 3.隐裂的位置隐裂起自磨牙和前磨牙咬合面的窝沟。临床见隐裂与这些窝沟重叠,向一侧或两侧延伸,越过边缘嵴。 4.隐裂患牙常见明显磨损和高陡牙尖,与对颌牙咬合紧密,有功能动度;患者全口力分布不均,或其他部位有缺损牙、未治疗的患牙或不良修复体等。患牙长期负担过重。叩诊不适,侧向叩诊反应明显。 5.隐裂纹达牙本质并逐渐加深的过程,可延续数年,并可先后出现牙本质过敏症、根周膜炎等症状;也可并发牙髓和根尖周病。隐裂达根分歧部或牙根尖部时,还可引起牙髓一牙周联合病变.最终可导致牙齿完全劈裂。 6.隐裂患牙X线片可见到某部位的牙周膜间隙加宽,相应的硬骨板增宽或牙槽骨出现X线透射区,也可以无任何表现。
(四)临床诊断 1.病史和症状较长期的咬合不适及咬在某一特殊部位时的剧烈疼痛。 2.叩诊分别各个牙尖和各个方向的叩诊可以帮助患牙定位,叩痛显著处则为隐裂所在位置。 3.温度测验当患牙对冷敏感时,以隐裂纹处最明显。 4.裂纹的染色检查2.5%碘酊或其他染料类药物使牙面裂纹清晰可见。 5.咬楔法将韧性物如棉签或小橡皮轮放在可疑隐裂处做咀嚼运动时,可以引起疼痛。当隐裂纹为近远中贯通走行时,避免用力咬楔致使患牙劈裂。
(五)治疗 1.对因治疗调除创伤性力,调磨过陡的牙尖;均衡全口力的负担;诊治其他部位的牙齿疾病,修复缺失牙等。 2.对症治疗出现并发症时进行相应治疗。 3.防止劈裂在做牙髓治疗同时,应该大量调磨牙尖斜面,永久充填体选用复合树脂为宜。多数隐裂牙仅用调整咬合不能消除致劈裂的力量,故对症治疗之后,必须及时做全冠保护。如果隐裂为近远中贯通型,牙髓治疗的同时应做钢丝结扎或全冠保护,防止牙髓治疗过程中牙冠劈裂。
7.患者,男,73岁,进食时自觉右下后牙酸痛,无自发痛史。临床检查:右下第一、二磨牙磨耗严重,探诊敏感,冷(一),叩(一),松动(一),牙结石工度。其可能的诊断为
A.浅龋
B.中龋
C.深龋
D.釉质发育不全
E.牙本质过敏症
[答案]E
牙齿磨耗严重,探诊敏感,冷(一),叩(一),松动(一),可排除其他,怀疑牙本质过敏症。
牙本质过敏症
(一)定义 牙齿感觉过敏症又称过敏性牙本质或牙本质过敏,是牙齿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以及机械作用(摩擦或咬硬物)等所引起的酸、软、痛症状,其特点为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牙齿感觉过敏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牙体疾病共有的症状。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牙本质的迅速暴露因磨损、酸蚀、楔状缺损、牙周刮治及外伤等原因导致牙本质迅速暴露,敏感症状可随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而自行缓解。2.全身应激性增高当患者身体处于特殊状况时,如神经官能症患者,妇女的月经期和妊娠后期或抵抗力降低时,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增高,使原来一些不足以引起疼痛的刺激也会引起牙本质过敏症;当身体情况恢复正常之后,敏感症状消失。3.牙齿感觉过敏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有以下三种假说。(熟记) (1)神经学说:认为牙本质中存在着牙髓神经末梢,故感觉可由牙本质表层传导人牙髓。 (2)牙本质纤维传导学说:认为成牙本质细胞的原浆突中含有乙酰胆碱酶,它在受刺激后能引起神经传导,产生疼痛。 (3)流体动力学理论:认为空气、高渗溶液或温度刺激引起的疼痛,是由于这些刺激使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移动,可以引起成牙本质细胞的伴随移动,进而间接地兴奋其中的游离神经末梢,传入冲动,产生痛觉。 目前,较多学者应用流体动力学说来解释牙本质过敏症的疼痛现象。有关牙本质痛觉的感受和传递机制可能有多种机制在发挥作用。
(三)临床表现1.表现为激发痛。以机械刺激最为显著,其次为冷、酸、甜等,刺激除去后疼痛立即消失。2.用探针尖在牙面上寻找一个或数个敏感点或敏感区,引起患者特殊的酸、软、痛症状。敏感点多发现在咬合面釉牙本质界、牙本质暴露处或牙颈部釉牙骨质界处;
(四)诊断1.探诊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用尖锐的探针在牙面上滑动,可找到1个或数个过敏区。2.冷测验简单的测定方法是三用气枪将室温空气吹向敏感的牙面,确定是否敏感。还可用接触性金属探头测定仪。初始温度为37.5℃,做冷测时,温度每次降低1℃,直至患者感觉不适。用温度降低的多少来判断牙髓对冷刺激的敏感程度。
(五)治疗 牙齿感觉过敏症的发病机制中,流体动力学说被广为接受。根据这个理论,对过敏的有效治疗是必须封闭牙本质小管,以减少或避免牙本质内的液体流动。由于本症存在着自发性的脱敏过程,对任何药物疗效的评价都是极其困难的。1.药物脱敏治疗根据敏感点的部位选用合适的脱敏药物或方法。常用治疗药物和方法有(熟识名字): (1)氟化物:氟离子能减少牙本质小管的直径,从而减少液压传导。 (2)氯化锶:为中性盐,高度水溶性,毒性很低。放人牙膏内使用,方便安全。锶对牙本质过敏的作用被认为是通过钙化锶磷灰石的形式,阻塞张开的牙本质小管所致。 (3)氨硝酸银:隔湿,拭干过敏区,涂氨硝酸银液,再用丁香油还原,至呈黑色为止。还原后所产生还原银,沉淀于牙本质小管中可隔绝传导。应用时,要注意口腔软组织的保护,勿使灼伤。 (4)碘化银:碘酊与硝酸银作用产生新生碘化银沉积于牙本质小管内,从而阻断传导。 (5)树脂类脱敏剂:主要由甲基丙烯酸羟(基)乙基酯(HEMA)和GA构成,也有的由二、三甲基丙烯酸甲基和二季戊四醇五异丁烯酸磷酸单酯构成。主要的作用机制是使牙本质小管内蛋白质沉淀,阻塞牙本质小管,减少牙本质小管通透性而起脱敏作用。如检查疗效不满意,还可重复操作。 (6)其他药物:4%硫酸镁液、5%硝酸钾液、30%草酸钾液皆可用于牙本质过敏的治疗。2.激光Nd:YAG激光,功率15W。照射过敏区每次0.5秒,10~20次为一疗程,是治疗牙本质过敏的安全阈值。作用机制可能是该激光的热效应作用于牙本质小管,可在瞬间使暴露的牙本质小管热凝封闭,从而达到脱敏作用。3.调磨对颌牙过高的牙尖。 4.治疗相应的牙体疾病。牙硬组织磨损较多者可作充填治疗,覆盖暴露的牙本质。5.个别磨损严重而接近牙髓,症状明显而脱敏无效者,可考虑牙髓治疗。
8.男,18岁,上前牙受伤,但未折断。半年后。该牙逐渐变色,变色的原因是
A.患牙失去血液供应
B.细菌分解产物进入牙本质小管
C.脓性分泌物进入牙本质小管
D.胆固醇结晶进入牙本质小管
E.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进入牙本质小管
答案:E
牙髓坏死后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进入牙本质小管,使牙冠变色。
9.患者夜间右侧牙痛不能眠来急诊。牙痛涉及右侧牙和面颞部,查见60┘龋深。患者右侧面和颞部痛的性质属于
A.钝痛
B.激发痛
C.自发痛
D.阵发性痛
E.放散性痛
答案:E
急性牙髓炎会出现同侧面和颞部的放散性疼痛。
临床表现: 剧烈的疼痛,典型的症状有以下特点:(熟记) 1.阵发性的自发性疼痛。 2.温度刺激引起或加重疼痛。 3.疼痛不能定位,有放散性痛(沿三叉神经分布区放散)。 4.疼痛常在夜间发作或加重。
10.患者1日来左侧后牙持续跳痛来急诊。查见60龋深,冷测时疼痛缓解。请问热测时患牙的反应是
A.同对照牙
B.引起剧痛
C.一过性敏感
D.引起迟缓痛
E.无反应
答案:B
牙髓炎患牙热测试时出现的反应为引起剧痛。
临床表现: 剧烈的疼痛,典型的症状有以下特点:(熟记) 1.阵发性的自发性疼痛。 2.温度刺激引起或加重疼痛。 3.疼痛不能定位,有放散性痛(沿三叉神经分布区放散)。 4.疼痛常在夜间发作或加重。
11.患者一天来右侧后牙自发性痛,夜间加重。查见右上第二前磨牙近中深龋。确定患牙诊断的检查方法是
A.叩诊
B.探诊
C.温度测试
D.电活力测验
E.x线片检查
答案:C
牙髓炎患牙热测试时出现的反应为引起剧痛,故可以通过温度测试来确定患牙。
12.患者,女性,43岁,主诉左上后牙自发痛2天,喝冷水可缓解。现怀疑左上第一磨牙急性牙髓炎,进行温度测试时,应先检查
A.左上第一磨牙
B.右上第一磨牙
C.左上第二磨牙
D.左上第一前磨牙
E.左下第一磨牙
[答案]B
温度测试时先测试可疑牙的对侧同名牙。
牙髓温度测试法:正常牙髓对20~50℃接近口温的水不感到疼痛,10~20℃的冷水和50~60℃的热水很少引起疼痛,故以低于l0℃为冷刺激,高于60℃为热刺激。牙髓有病变时,对冷热刺激可能表现敏感或迟钝,由于可能出现若干假性反应故其诊断价值是相对的。须先测对照牙,再测患牙,还必须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无论冷诊法或热诊法,测试部位均应在牙齿的唇面或颊面中1/3处,因该处釉质较完整,引起反应有可比性:
。
13.患者,男性,62岁,左下前牙充填后2天,出现自发痛,温度刺激加重。查:左下尖牙颊侧颈区树脂充填物,冷(+++),叩。(±)。该牙2天前处理中的问题最可能是
A.牙髓情况误判
B.材料选择不当
C.充填时未垫底
D.腐质未去净
E.备洞时热刺激
[答案]A
充填后两天出现此症状说明初诊时牙髓的情况判断有误。
急性牙髓炎临床表现: 剧烈的疼痛,典型的症状有以下特点:(熟记) 1.阵发性的自发性疼痛。 2.温度刺激引起或加重疼痛。 3.疼痛不能定位,有放散性痛(沿三叉神经分布区放散)。 4.疼痛常在夜间发作或加重。
14.一患者上中切牙因冠折1/4(未露髓),行金属烤瓷冠修复,但粘固已一个多月,自诉遇冷热刺激后疼痛明显,其原因最可能是
A.创伤性咬合
B.根尖周炎
C.牙髓炎
D.牙周炎
E.牙本质过敏
答案:C
冷热刺激后疼痛明显,可怀疑为牙髓炎。
15.患者,女性,46岁,因左侧后牙自发性阵发痛,夜间不能入睡2日来诊。检查发现左上第二磨牙和左下第二磨牙均有较深龋坏。用哪种方法可以定位疼痛患牙
A.探诊
B.叩诊
C.热测
D.冷诊
E.麻醉法
[答案]E
上下牙同时怀疑为患牙时,可通过麻醉法定位患牙。
.基本的检查方法
(1)视诊 1)视诊内容:包括全身情况、口腔颌面部情况、牙齿、牙列和口腔软组织。 ①全身情况:全身发育、体态、神色、四肢和皮肤的一般情况。 ②口腔颌面部情况:发育是否正常,面部左右是否对称,有无肿胀或畸形,皮肤的颜色改变、瘢痕和窦道等。若要检查面神经的功能,注意鼻唇沟是否消失,嘱患者闭眼、吹口哨,观察眼睛能否闭合,口角有无歪斜。 ③牙齿和牙列:牙齿的颜色、形态、质地、大小、数目、排列和接触关系;牙体的缺损、着色、牙石、软垢和充填体等情况;牙列的完整和缺损,修复体的情况。 ④口腔软组织:与牙体及其并发病相关的牙龈表征,如牙龈色、形、质的改变,肿胀程度及范围,是否存在窦道;其他各个部位口腔黏膜的色泽及完整性的改变,有无水肿、溃疡、瘢痕或肿物等。 2)视诊的方法:首先检查主诉部位,因为这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然后再按一定顺序(如右上→左上→左下→右下)检查其他部位。 (2)探诊 1)探诊的内容:牙体缺损部位,范围、深浅、质地软硬、敏感及露髓与否;充填体边缘,密合程度,有无继发龋及充填体悬突;牙面的敏感点,确切部位和敏感程度;皮肤或黏膜的感觉,感觉的过敏或迟钝,麻醉的效果;皮肤或黏膜瘘管的通道和牙周袋探诊。 2)探诊的方法:医师握笔式用口腔科探针进行探诊,选择尖端锐利的探针;动作轻巧有支点,先检查主诉牙和可疑牙,然后按顺序逐个检查;可疑穿髓孔处,不可用力探入以免引起患者不必要的剧烈疼痛和心理压力;瘘管的探诊用钝头探针,探时应顺势推进,不可用力过猛。 (3)叩诊 1)叩诊的内容:根尖和根尖周牙周膜的健康状况,由叩诊后患牙是否有痛和叩诊牙齿时发出声音的清或浊来辨别;检查牙齿劈裂的部位可由不同方向叩诊后的疼痛来判定。 2)叩诊的方法:工具用平端的金属手持器械,如口镜、平端镊子的柄端;叩诊方向:垂直叩和侧方叩;先叩正常对照牙,后叩患牙,一般以邻牙做对照;叩诊力量宜先轻后重,以叩诊正常牙不引起疼痛的力量为适宜力量。 3)患牙对叩诊的反应:按其与正常牙反应的比较,分别定为:叩痛(-):用适宜力量叩诊反应同正常牙;叩痛(±):用适宜力量叩诊引起不适;★叩痛(+):重叩引起轻痛;叩痛(+++):轻叩引起剧烈疼痛;叩痛(++):叩痛反应介于(+)和(+++)之间者。 (4)扪诊 1)扪诊的内容:牙齿的动度,牙龈的压痛、肿胀范围及波动感,牙周袋的溢脓,口腔黏膜的质地,肿物的范围、边缘和活动度,淋巴结的大小、有否扪痛、活动或粘连等。 2)扪诊的方法:口内扪诊多用单个示指,应戴指套,动作要轻柔;内双指触扪脓肿的波动感,唇颊部的双指扪诊;口外扪诊常用双手扪诊法。扪诊牙齿的“功能动度”时,用示指同时置于患牙及相邻一正常牙的牙颈和龈缘部,令患者做正中牙合和非正中牙合运动,示指可以感觉出患牙的异常动度:0度:同正常牙,无异常动度;1度:仅一个牙合位有异常动度;2度:两个以上牙合位有异常动度。 (5)牙齿松动度检查法:用镊子夹住切端或抵住牙合面的窝沟,做唇(颊)舌(腭)向、近远中向和上下推(摇)动,按不同的动度记录为:★l度松动:唇(颊)舌(腭)向松动,或松动幅度小于lmm;Ⅱ度松动:唇(颊)舌(腭)向松动和近远中向松动,或松动幅度在l~2mm之间;Ⅲ度松动:唇(颊)舌(腭)向松动、近远中向的及垂直方向也均有松动,或松动幅度大于2mm。 (6)牙髓温度测试法:正常牙髓对20~50℃接近口温的水不感到疼痛,10~20℃的冷水和50~60℃的热水很少引起疼痛,故以低于l0℃为冷刺激,高于60℃为热刺激。牙髓有病变时,对冷热刺激可能表现敏感或迟钝,由于可能出现若干假性反应故其诊断价值是相对的。须先测对照牙,再测患牙,还必须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无论冷诊法或热诊法,测试部位均应在牙齿的唇面或颊面中1/3处,因该处釉质较完整,引起反应有可比性: 1)冷测法:使用综合治疗台上三用枪的冷空气或冷水或使用小冰棒(5~6㎝长一端封闭的塑料管内注满水,冷冻)。将小冰棒置于被测牙的唇(颊)或舌面的完好釉面的中1/3处,观察患者的反应。 2)热测法:使用加热的牙胶棒或用注射器注滴热水。将牙胶棒的一端在酒精灯上加热变软,但不使之冒烟燃烧(约65~70℃),立即置于被测牙的唇(颊)或舌面的中1/3处,观察患者的反应。 3)温度测试结果的表示及临床意义:测试的结果是与患者本人正常健康牙齿对照的结果,因而不能简单用(+)、(-)表示。具体表示法如下: ①正常:被测牙与对照牙反应程度和时间相同。 ②敏感:“一过性敏感”:测试时立即出现一过性疼痛反应,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数秒后消失,结合病史无自发痛,表示此时牙髓可能处于可复性炎症状态。“敏感”:温度刺激引起疼痛反应,疼痛程度较重,刺激反应较快。刺激源去除后疼痛仍持续一段时间,表示被测试牙有不可复性的牙髓炎症。有时温度刺激可引起剧烈的疼痛,甚至放散性痛,表示被测试牙的牙髓炎症处于急性期。“急性化脓性牙髓炎”的特殊反应是热刺激极敏感。冷刺激可缓解疼痛。 ③迟钝:同样程度的冷、热刺激可引起比对照牙轻微许多的反应。被测牙齿较正常对照牙的感觉反应轻微且慢,表示患牙可能有慢性炎症、牙髓变性或牙髓部分坏死。“迟缓性痛”:即刺激去除后—会患牙才出现疼痛反应,并持续一段时间,表示患牙可能为慢性牙髓炎或牙髓大部分坏死。 ④无反应:被测牙对刺激不产生反应,表示牙髓可能坏死或牙髓变性。 2.选择性的检查和诊断方法 (1)牙髓电活力测验法 1)临床意义:有助于确定牙髓的活力。若患者能感受到电活力计的电刺激,牙髓则被认为有某种程度的活力。但活力测验不能作为诊断的唯一根据,因为有假性反应的可能,必须结合病史和其他的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操作: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消除不必要的恐惧,以取得患者的合作。嘱患者有“麻刺感”时,抬手示意。将被测牙严格隔离唾液,吹干或擦干,在牙面上放少许导电剂。将已调整好的仪器的工作端放于牙面上,问清患者无心脏疾病。请患者一手扶持工作端的金属杆部分。当患者有感觉时,将工作端撤离牙面并记录读数。 3)结果:用数字表示,与对照牙相差一定数值则有意义(具体差值不同厂家的不同产品而异,可参看说明书)。若达最高值仍无反应,说明牙髓已坏死。 4)注意事项:先测对照牙,再测患牙。每牙测2~3次,取平均数做结果;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严禁做电活力测试。注意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 5)假性反应的原因:★
假阳性反应★
假阴性反应★
探头或电极接触大面积的金属修复体或牙龈
患者事先用过镇痛剂
未充分隔湿或干燥受试牙
探头或电极未能有效地接触牙面
液化坏死的牙髓有可能传导电流至根尖周
根尖尚未发育完全的新萌出牙
患者过度紧张和焦虑
根管内过度钙化的牙
才受过外伤的患牙可对电刺激无反应(休克)
(2)咬诊 1)咬诊的内容:检查根尖牙周膜的压痛,牙齿的咬合接触,咬合干扰及早接触点的部位。 2)咬诊的方法 ①空咬法:嘱患者咬紧上下牙或做各种咀嚼运动,同时注意牙齿动度和牙龈颜色的改变。 ②咬实物法:选用近似一个牙宽的棉卷或棉签,先检查正常牙,再检查患牙,根据患牙是否疼痛而明确患牙部位。 ③咬合纸法或咬蜡片法:用于检查患者的咬合情况时,应使用薄咬合纸,分别在正中和非正中牙合位进行咬诊。如果用于确诊单个牙齿的牙合干扰部位,可用一块2~3层厚半个牙尖宽的咬合纸分别垫在不同牙尖的斜面,按正中牙合和非正中牙合位顺序检查。患牙咬合疼痛明显的深点着色,即为牙合干扰所在处。 (3)染色法:用于检查牙隐裂。一般用2%碘酊、l%甲紫液等。 (4)麻醉试法:在疼痛来源不明的情况下,如牙髓炎有放散性痛时,可用本法协助确定疼痛的部位。若注射麻药后疼痛缓解,则可确定是麻醉区域内的牙齿疼痛。一般选择麻醉上牙合牙齿,当可疑牙齿都位于上牙合,则选择麻醉稍微前面的牙齿。 (5)透照法:用光导纤维透照仪的光源透照受检牙。使用时将光导纤维棒置于牙齿的舌侧(腭侧)照射受试牙,根据牙透光度的不同有助于牙隐裂和早期龋的诊断。 (6)X线片检查法:对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和疗效判断作用。 1)诊断方面:识别龋损的有无、部位、范围等;有无牙体发育畸形,如有无畸形中央尖和畸形舌侧窝等;髓室及根管情况如髓室及根管大小,牙吸收及髓石、根管钙化等;根尖及根尖周围情况,如根尖周肉芽肿、脓肿、囊肿及致密性骨炎等。 2)治疗方面:治疗前观察髓室大小,牙根和根管数目、大小、形态、弯曲情况协助确定治疗计划;治疗中测定根管工作长度和器械折断等情况;治疗后判定根管充填结果及各种疗法的远期疗效等。
百信医考通ID:baixinyikaotong
关于KQ88百信医考通
KQ88baixinyikaotong
年起,百信医考通与kq88口腔医学网成功牵手,专业推出以下口腔类资格考试课程:
1、口腔助理医师考前培训
2、口腔执业医师考前培训
3、口腔主治医师考前培训
4、护士资格考试考前培训
--
5
学习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