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与镇痛未来的牙医值得学习
学医路上,需挑灯夜读的勤奋!
更需要凝思的冷静与淡定!
学医路上你并不孤单----
麻醉与镇痛
本部分热门考点
本部分内容不多,但考试经常出现。重点应该掌握各种麻醉药的性能、应用条件,这个每年都有题目;麻醉方法要掌握局部麻醉和阻滞麻醉的区别,麻醉不同神经的麻醉效果;对于麻醉并发症要求掌握几个重点反应(晕厥、中毒、过敏反应);掌握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全身麻醉的特点,其他内容适当了解。一、常用局部麻醉药物1.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阿替卡因和丁卡因的临床药理学特点(1)普鲁卡因:酯类偶能产生过敏反应,穿透性差,不做表面麻醉。临床常用2%普鲁卡因做阻滞麻醉,0.5%~1%浸润麻醉,一次用量0.8~1.0g为限。(2)利多卡因:常用含1∶肾上腺素的1%~2%行阻滞麻醉,也可做表面麻醉(2%~4%)。还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3)布比卡因:麻醉持续时间是利多卡因的2倍,强度是利多卡因的3~4倍。(4)阿替卡因: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给药后2~3min出现麻醉效果。含1∶肾上腺素的阿替卡因牙髓的麻醉时间60~70min,软组织麻醉时间可达3h以上。适用于成年人及4岁以上儿童。(5)丁卡因:穿透性强,临床2%丁卡因做表面麻醉,毒性大不做浸润麻醉。2.局部麻醉药液中加入血管收缩剂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一般肾上腺素以1∶(~)的浓度加入局部麻醉药中,即含肾上腺素5~20μg/ml。
正常人1∶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每次最大剂量是20ml(肾上腺素0.2mg),有心血管病者为4ml(肾上腺素0.04mg)。二、常用局部麻醉方法1.表面麻醉、浸润麻醉(1)表面麻醉:将麻醉药涂布或喷射于手术区表面,常用2%盐酸丁卡因。适用于表浅黏膜下脓肿切开,拔除松动乳牙或恒牙,气管内插管表面麻醉。(2)浸润麻醉:麻醉药作用于神经末梢,常用0.5%~1%普鲁卡因或0.25%~0.5%利多卡因。①软组织浸润法。配合口腔颌面部较大手术,将局部麻醉药注入皮肤和黏膜内。②骨膜上浸润法。针头触骨面后退0.2cm,然后注入麻醉药0.5~2ml。③牙周膜注射法。短而细针刺入牙周膜,深约0.5cm,适用有出血倾向病人。2.上牙槽后神经、眶下神经、腭前神经、鼻腭神经、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的阻滞麻醉(1)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结节注射法)方法: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根部口腔前庭沟作进针点。病人坐位,头微后仰,上颌牙平面与地面成45°,注射针与上颌牙长轴成40°,向上后内方刺入;进针针尖沿上颌结节表面滑动,深约2cm,回抽无血,注入麻醉药1.5~2ml。麻醉区域:除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外的同侧磨牙、牙槽突及其颊侧牙周膜、骨膜、牙龈黏膜。(2)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眶下孔法)方法:左手示指扪及眶下缘,注射针自同侧鼻翼旁1cm处刺入皮肤,针与皮肤成45°,向上、后、外进针约1.5cm,刺入眶下孔,注射麻醉药1~1.5ml。麻醉区域:同侧下眼睑、鼻、眶下区、上唇、上颌前牙、前磨牙。(3)额前神经阻滞麻醉(腭大孔法)方法:病人头后仰,大张口,上颌平面与地面呈60°,注射针在腭大孔表面标志稍前处刺入腭黏膜,往上后推进至腭大孔,注入麻醉药0.3~0.5ml。麻醉区域:同侧磨牙、前磨牙腭侧黏骨膜、牙龈及牙槽突。(4)鼻腭神经阻滞麻醉(切牙孔法)方法:病人头后仰,大张口,注射针自腭乳头侧缘刺入黏膜,然后将针摆向中线,使之与中切牙长轴平行,向后上方推进0.5cm,进入腭前孔,注射0.25~0.5ml。麻醉区域:两侧尖牙腭侧连线前方的牙龈,腭侧黏骨膜及牙槽突。(5)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翼下颌注射法)方法:病人大张口,下牙平面与地面平行,注射针放对侧口角第一、二前磨牙之间,与中线呈45°,高于下颌平面1cm并与之平行。在翼下颌韧带和颊脂垫间(翼下颌皱襞外侧3~4cm)注入,推进2.5cm左右,达骨面,回抽无血注入麻醉药1~1.5ml。麻醉区域:同侧下颌骨、下颌牙、牙周膜、前磨牙至中切牙唇颊侧牙龈、黏骨膜及下唇部。(6)舌神经阻滞麻醉:行下牙槽神经阻滞口内法注射后,将针退出1cm,注射麻醉药0.5~1ml。麻醉区域:同侧下颌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前2/3处。(7)颊神经阻滞麻醉: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针退至肌层、黏膜下时注射麻醉药0.5~1ml。麻醉区域:同侧下颌磨牙颊侧牙龈、黏骨膜、颊侧黏膜、肌肉及皮肤。3.各类牙拔除术的麻醉选择(1)上颌前牙拔除术的麻醉选择: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唇、腭侧局部浸润麻醉,也可选择眶下孔和切牙孔等阻滞麻醉。上颌尖牙,唇、腭侧局部浸润麻醉。(2)上颌前磨牙拔除术的麻醉:颊侧局部浸润麻醉+腭侧局部浸润或腭大孔麻醉。(3)上颌磨牙拔牙术的麻醉:上颌结节及腭大孔麻醉。注意:拔除上颌第一磨牙时还应在其颊侧近中做浸润麻醉。(4)下颌前牙拔除术的麻醉:下颌前牙的拔除可选择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加舌神经阻滞麻醉,或唇、舌侧浸润麻醉。因两侧神经在中线有交叉,故下颌中切牙拔除应采用局部浸润麻醉。(5)下颌前磨牙、磨牙拔除术的麻醉:同时使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舌神经阻滞麻醉和颊神经麻醉。三、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防治1.晕厥(1)表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厥冷无力、脉快而弱、恶心、呼吸困难。(2)处理:停止注射,放平座椅,置病人于头低位;松解衣领,保持呼吸通畅;酒精或氨水刺激呼吸;针刺人中穴;氧气吸入和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2.中毒(1)表现:兴奋型:烦躁不安、多话、颤抖、恶心、呕吐、气急、多汗、血压上升;抑制型:迅速出现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神志不清,随即呼吸、心搏骤停。(2)处理:用药前了解最大用量,要坚持回抽无血再缓慢注射麻醉药,一旦发生中毒立即停药,轻微者平卧松解衣扣,重者给氧补液,抗惊厥,应用激素及升压药。3.过敏反应(1)表现:延迟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即刻反应:突然惊厥、昏迷、呼吸心搏骤停而死亡。(2)处理:仔细询问病史,皮内试验。轻症给予脱敏药物,严重者立即注射肾上腺素,给氧,迅速注射地西泮停止惊厥,呼吸心搏骤停按心肺复苏抢救。4.感染(1)表现:注射后1~5d局部红肿热痛明显,甚至有张口受限或吞咽困难及全身症状。(2)处理:消毒严格,避免污染,发生感染者按炎症治疗原则处理。5.血肿(1)表现:注射刺破血管所导致血肿,出现紫红色瘀斑。(2)处理:注射针尖不能有倒钩,避免反复穿刺,出现血肿立即压迫并冷敷,出血停止后热敷。6.神经损伤(1)注射针穿刺,或注入有酒精的溶液,可造成神经损伤。(2)处理:针刺、理疗、早期给予激素、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等。7.暂时性面瘫(1)麻醉药注入腮腺内麻醉面神经而发生。(2)不需特殊处理。8.暂时性牙关紧闭(1)麻醉药注入翼内肌或咬肌内。(2)不需特殊处理,2~3h自行恢复。四、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全身麻醉1.常用的全身麻醉方法①吸入麻醉;②静脉麻醉。2.全身麻醉的特点及全身麻醉后的处理(1)全身麻醉特点①麻醉和手术相互干扰。②维持气道通畅比较困难。③小儿、老年病人多。④手术失血多。⑤麻醉恢复期呼吸道并发症多。(2)全身麻醉后的处理①气管导管拔除不宜过早。②麻醉苏醒所需时间和苏醒质量常与麻醉药种类、剂量,病人体质,手术时间有关。③口外手术麻醉后,许多病人不同程度呼吸阻塞,必须配备预防工具和措施。④其他不良反应,如呕吐、呼吸抑制,术后应给予药物。3.镇静与镇痛(1)镇静:通过药物作用使患者紧张情绪、恐惧感得到消除,达到精神放松、生命体征平稳,有利于配合手术过程进行的方法。镇静特点:病人意识存在;用药后呼吸循环变化比全身麻醉小;没有镇痛作用;深度镇静可达浅麻醉效果。镇静方法:①口服给药;②肌内注射给药;③静脉内给药;④氧化亚氮吸入。(2)镇痛:采用药物治疗等措施消除疼痛。镇痛方法:①药物;②放疗和化疗;③针刺疗法;④电刺激;⑤神经阻滞;⑥手术;⑦射频热凝;⑧其他。4.重症监护要点①呼吸功能监测;②心电、血压监测;③中心静脉压监测;④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监测;⑤血糖监测;⑥肝肾功能监测;⑦神经系统监测;⑧预防感染。主编微语:有人利用北京哪间白癜风医院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要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