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功能,绽放美丽记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口腔颅颌面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口腔颌面外科于年初分科建立起来的一个崭新学科。其前身在历任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张锡泽教授、张涤生院士、邱蔚六院士、林国础教授、张志愿教授和沈国芳教授的带领下和全科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发展成为国、内外最著名的口腔颌面外科之一,是连续三批“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单位、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和上海市临床口腔医学中心,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口腔颅颌面科主要从事骨性牙颌面畸形的正颌正畸联合治疗、成人牙列畸形的矫治、颌面轮廓整形、唇腭裂序列治疗、语音治疗、颅颌面创伤急症救治及其继发畸形的综合序列矫治、睡眠呼吸疾病矫治以及牵引成骨、导航外科、微创外科等领域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教学工作。分设颅(牙)颌面畸形、唇腭裂、颅颌面创伤、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专业组。拥有2个病区,80张床位,1个唇腭裂治疗研究中心、1个多导睡眠检测室、1个数字化颅颌面外科研发基地。学科带头人沈国芳教授,科室副主任王旭东主任医师(主持工作)、王国民主任医师、房兵主任医师。科室共有79名医务人员,其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7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9名。获得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及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上海市千人计划及东方学者等多项人才培养计划。近3年来获得局级以上课题13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7项,发表SCI论文66篇,获得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外形与功能并举,容貌和自信重建

  九院的正颌外科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口外专委会正颌外科学组组长、副组长单位。目前,口腔颅颌面科开展了成人牙颌面畸形的正颌正畸、小儿及成人严重颅颌面畸形的牵引成骨、陈旧性颌骨骨折的正颌、唇腭裂继发颌骨畸形的正颌正畸等多种颌面畸形整复手术,每年完成正颌手术余例。

  传统的正颌外科利用模型外科来进行手术设计模拟,确定颌骨移动的量及方向、确定咬合关系。但是传统模型外科无法进行面部骨骼截骨移动的模拟,尤其对于面部不对称的患者。十三年前,该科室率先在国内开创应用数字化技术,利用CT重建模型与牙列激光扫描模型配准,构建数字化颅颌面-牙列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手术虚拟设计,探索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并进行虚拟颌板及导板的三维打印指导手术,目前已形成常规治疗。这不仅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及治疗效果,而且加强了医患交流,减少了医患矛盾及纠纷的发生。

  为了缩短整个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的时间,该科室还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手术优先”治疗模式,患者不需要长期术前正畸,直接进行正颌手术,将颌骨移动到正常位置后再进行术后正畸治疗。该治疗模式将整个疗程平均缩短1年。同时,科室还探索开展外科辅助扩弓(SARME)、牙周加速成骨正畸(PAOO)、种植支抗等新技术。

  口腔颅颌面创伤的修复与重建

  颅颌面创伤专科主要治疗的疾病包括各类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牙及牙槽突损伤,颌面部骨折如全面部骨折、鼻眶筛骨折、上颌骨骨折、下颌骨骨折、颧骨颧弓骨折、髁突骨折及其所致继发的颞下颌关节强直、创伤性缺损、畸形和功能障碍等。尤其对复杂骨折如陈旧性、多发性、粉碎性骨折、儿童骨折以及老年人骨折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每年接诊救治大量颅颌面创伤患者,医院转诊或国内外慕名而来的疑难患者。

  颅颌面创伤专科在以下几个方向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一是急诊治疗“绿色通道”的开辟。针对颅颌面创伤的特点,树立临床治疗整体观念,坚持先救命后治伤。为急诊外伤患者开辟“绿色通道”,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加速就医流程。在努力改善硬件环境建设,提高各相关科室专业协作的基础上,加强现场急救、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急救阶段的专科处理,减少伤后畸形和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在颌面创伤急救和早期处理的总体水准上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二是基于数字化外科的复杂全面部骨折的治疗和种植外科等。开展了外形恢复与功能重建的一站式服务,包括骨折复位固定重建、软组织整形以及面部功能恢复等。颅颌面创伤专科有长期的全面部骨折治疗经验。三是多学科合作。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本专业开展了基于导航外科、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三维打印技术的全面部骨折治疗新途径,通过建立计算机辅助颅颌面影像三维测量和导航技术指导下的精确量化手术设计系统,为全面部骨折患者的面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提供了更为可靠和稳定的保障。重点解决因外伤造成的颅眶缺损、颧面畸形、复视、眼球内陷、鼻眶筛区复合损伤等难题,为全面部复杂骨折患者带来福音。

  唇腭裂综合序列治疗

  随着医疗技术和理念的发展,唇腭裂治疗模式已经从单一的手术治疗发展成目前国内外普遍认可的综合序列治疗,即按照患者的畸形状况,从喂养、外科手术、正畸、语音、护理、心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个体化治疗。患者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有不同专长的医生给予序列的治疗。经过综合序列治疗以后,患者的容貌、语音和咬合功能得到最大改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唇腭裂治疗研究中心由袁文化教授开创,成立于年9月,是国内最具盛名的唇腭裂治疗中心之一。是全国唇腭裂学组前组长、现任副组长、国际微笑行动中国医疗专家委员会主席、国际唇腭裂基金会理事、世界颅颌面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颅颌面外科中心联合主任、上海市康复医学工程研究会语音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单位。

  唇腭裂亚学科的特点是改进了传统的唇腭裂治疗方法,使术后效果更美观;腭裂语音治疗以及腭心面综合征的治疗等。唇腭裂治疗研究中心在成立后就一直致力于病理语音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一对一”的个性化治疗模式已经治愈了数以千计的异常语音患者,让他们重拾信心,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该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对腭心面综合症的治疗,经反复临床验证,确立了手术加行为疗法的治疗模式,给这类原先在国内因无法治疗而被“放弃”的患者带来了福音。同时,结合正颌外科、牙槽裂植骨修复、正畸治疗、语音治疗等,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唇腭裂的“序列治疗”。

  唇腭裂病区目前拥有病床42张(含分院),年接诊患者达到人,诊治项目涵盖了唇腭裂序列治疗的各个环节,年手术量达到了例,其中包括很多其他医疗院校拒绝接诊的唇腭裂三-四期的复杂和疑难病例和国内外专程慕名而来的患者。该中心已被国际微笑行动和美国微笑列车等著名机构定为:医生和语音治疗师培训和教育中心。

  由美学入手,牙美、根固、骨健康

  正颌正畸中心也是口腔颅颌面科的一部分,是以口腔正畸学为基本,以成人正畸、骨性错合畸形和唇腭裂序列治疗为主,跨学科联合正颌外科学,治疗各类颅颌面部骨骼畸形,牙齿排列错位,咬合功能紊乱的临床综合治疗中心。其特色项目包括口腔颌面部、牙齿畸形的以美学为引导的矫正,开展传统牙套正畸,隐形矫正正畸,舌侧无形矫正正畸。治疗的疾病主要是面型不美(龅牙、脸歪、下巴大、颧骨大、脸方等),牙齿不齐、关节不适、各类青少年的口腔不良习惯和早期矫形治疗、唇腭裂、先天性颌面部畸形的综合序列治疗等。正颌正畸中心成立20多年来,坚持严格的“手术医生-正畸医生”定期联合会诊制度,使每位患者能够得到合理系统完善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正颌正畸中心是全国最早最成熟的跨学科联合治疗平台,领先建立口腔数字化应用站,熟练地应用数字化平台以及隐形矫治,舌侧无形矫正等相关技术成功治疗正畸疑难病,连续5年在全国优秀病例大赛中名列前茅,并多次夺冠。

  正颌正畸中心现有医护人员30余人,全体医生均毕业于口腔名校,9位具有博士学历,其中2名博士后。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位。该中心负责人是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常委、上海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正颌学组副组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合学及颞颌关节疾病专委会常委、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委员;美国ANGLE正畸学会预备委员、国际牙科学院院士。

  睡眠呼吸障碍的口腔颅颌面科治疗

  九院口腔颌面外科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在邱蔚六院士的带领下,从事该疾病的基础和临床工作。对颞下颌关节强直伴发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进行下颌前移手术,成功解决了患者呼吸困难的情况,开启了国内外科手术治疗OSAHS的先河。在此基础上,该科进一步运用正颌外科以及牵引成骨的手术方法丰富了OSAHS的外科治疗手段,巩固了口腔颅颌面科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年,鼾症与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成立,成立了睡眠检查工作室,并与口腔颅颌面科正颌正畸中心、我院普外科合作,将OSAHS的诊疗范围扩大到儿童OSAHS和肥胖OSAHS患者。医院睡眠中心相比,患者群体更广,病种更多更复杂,积累了更多相关的监测经验,保证了更高的监测成功率。针对东方人特有的微凸面型,本专业对传统的双颌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良,采用双颌逆时针前旋的方法,配合自创的定量悬雍垂软腭腭咽成形术,成功解决了成人重度OSAHS的睡眠呼吸障碍问题,有效率达90%以上。口腔矫治器治疗也是该科的一大特色,通过使患者夜间佩戴矫治器前伸下颌骨解决了众多轻中度OSAHS成人患者的气道塌陷及缺氧问题。

  与此同时,外科医生与正畸医生合作,针对儿童OSAHS在国内率先建立和推广了腺样体扁桃体肥大/腺样体面容的综合序列治疗模式,引导广大口腔科医生及家长重视儿童张口呼吸问题,使许多后天继发性牙颌面畸形得以避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学科已成功建立起OSAHS的口腔治疗理念与模式,并与国内兄弟单位合作,领头创立了口腔睡眠呼吸障碍协作组,参与创立了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家委员会,与普外科医生合作建立起了一支睡眠呼吸障碍大外科治疗队伍,现已成为国内睡眠呼吸障碍外科治疗的领头单位。

  口腔颌面畸形、缺损诊疗的数字化技术应用

  发育缺陷、肿瘤、创伤和炎症均可造成颅颌面先天性和继发性缺损和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口颌功能、心理和社会活动。由于缺损或畸形复杂多样,其治疗难度较大,需要医师具有深厚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术后预测性,从而制定个体化的最佳的治疗方案。同时,如要实现良好的功能及外形的效果,术前设计的术中精确实现也尤为重要。而传统治疗方法存在术前可视化不足,缺乏有效的术前模拟和术中精确引导。得益于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技术利用现代数字影像技术,如CT、MRI、PET等所得到的多模式图像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和分析,精确设计手术方案,模拟手术操作;并借助空间定位导航系统,实现术中实时三维可视定位,从而进行手术导航,使外科手术更趋于精确和微创,为外科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也称作数字化外科。

  随着医学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数字化外科理念在九院口腔颅颌面科已广泛地应用到牙颌面畸形的外科治疗中,在国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科委及卫计委等相关项目的支持下,已开展了牙颌面畸形的三维头影测量、数字化模型外科、三维打印精准外科手术导板、导航外科、内镜外科、个性化牵引成骨术、机器人手术外科等最新的技术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并成立了专门的数字化颅颌面外科工作室。

  十余年来,该科室建立了比较成熟的集术前手术规划仿真、CAD/CAM辅助手术导板制作、颅颌面外科专用手术导航设备为一体的高精度数字化外科修复重建颅颌面缺损与畸形临床技术方法和临床应用工程硬软件系统,获得的成果在国内外同行中处于前沿水平。主要包括颅颌面缺损与畸形三维可视化显示、定性定量诊断及手术规划与模拟技术;患者术前、术后三维形貌在虚拟现实环境中的可视化显示及手术模拟;虚拟手术结合CAD/CAM制作手术导板及颌板辅助颅颌面整复外科技术;计算机导航技术在颅颌面外科畸形与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更多的颅颌面外科医生也将通过教学培训系统熟练掌握缺损和畸形整复策略和手术方法,有助于建立规范的颌面整复外科诊疗指南。此外,本项目研发的手术模拟软件和导航设备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且可以二次开发,有利于成果的转化和推广。21世纪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化医学、微创和多学科的交叉合作。我们相信,在学科带头人沈国芳教授的带领下,九院口腔颅颌面科将继往开来,获得更大发展,使学科居国际领先水平。









































白颠病症状
北京市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nwah.com/zlfa/2397.html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