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年第10卷第02期
目的评价前牙区根尖囊肿摘除后行即刻种植联合同期引导骨再生术(GBR)的骨形成情况。方法本研究入选共20例患者29颗无保留价值的残根,所有患者就诊时均要求种植修复,排除手术禁忌后拔出残根,行囊肿摘除术+即刻种植+GBR。术后6个月行二期手术,8个月冠修复,永久修复后随访1年,观察种植体及义齿的稳定性和牙片变化,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除1枚种植体松动明显,其余种植体植骨区新骨形成良好,复诊期间均未发生松动脱落和胶原膜暴露;种植体周围龈缘无红肿、溢脓;患者自我感觉良好,无红肿疼痛等不适,咀嚼功能好。X线片显示种植体1年期骨吸收量均小于1.2mm;植入骨粉钙化良好。本组病例临床成功率为96.6%。结论前牙区根尖囊肿摘除术同期行即刻种植手术+GBR能够减少骨吸收程度,并有助于新骨形成,可作为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种植修复是目前牙列缺损或缺失的有效修复手段,但是其疗效很大程度上受局部骨质、骨量的限制。前牙区因外伤、牙髓病变等因素的存在,是根尖周囊肿的多发部位。对于囊肿范围较大或无保留价值的患牙,需拔出患牙并行囊肿摘除术,但常造成大范围的骨质缺损,限制了种植修复的进行或影响了种植成功率。引导骨再生术(guidedboneregeneration,GBR)采用人工材料对缺损区骨质进行修复性再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种植区域骨量不足的情况,扩大了种植的适应证并提高了种植成功率[1]。传统的延期或早期种植手术一般在拔牙创完全愈合或早期愈合后再植入种植体,1~3个月的缺牙状态一方面会导致缺牙区牙槽嵴吸收,增加种植手术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对患者美观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手术次数多、疗程长。随着种植修复的发展,即刻种植具有避免骨吸收、减少手术次数和创伤,有利于种植体植入理想部位,提升美学修复效果等优点,逐渐被应用于临床[2?3]。但是即刻种植具有较为严格的适应证,一般多适用于根尖无炎症和大面积骨质缺损的患牙。近年来随着种植手术技术的发展,适应证逐步扩大,原本的绝对禁忌变为相对禁忌。本研究尝试对前牙区根尖囊肿的患牙在拔除术后同期行即刻种植及骨引导再生术并观察其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收集年3月至年1月在佛山医院口腔门诊就诊的20例患者共29颗残根伴根尖囊肿病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3~50岁;上前牙19颗、下前牙10颗;口内检查残根根尖处均无窦道,临床诊断均无保留价值。X线片诊断为根尖囊肿,囊肿最大5mm×3mm×6mm,最小2.5mm×2mm×2mm。患者均有意愿进行种植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无法保留的残根;牙槽骨高度及宽度足够;患牙周围有足够的软组织,牙龈外形正常与周围连续;口腔卫生状况良好;全身情况良好,无种植手术禁忌证。
2.排除标准:根尖周急性炎症、急性炎症活动期的牙周病等影响初期稳定性的患牙。
三、材料
NobelSpeedyGroovy、Straumann、Astra种植系统(瑞典);WH种植机(奥地利);Bio?Oss骨粉及Bio?Gide生物膜(盖氏,瑞士)。
四、治疗方法
常规洗必泰漱口消毒,面部术区消毒铺巾。局麻下拔除残根,翻开唇颊侧黏膜,暴露囊肿,行囊肿摘除术,刮匙彻底刮除牙槽窝内残留组织及肉芽组织,避免牙槽窝扩大,0.9%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在牙槽窝腭侧中下1/3处定点并调整植入方向,逐级备洞达设计深度及直径,植入长种植体。根据患者牙槽骨缺损程度同期植入Bio?Oss人工骨粉,表面覆盖Bio?Gide可吸收性胶原膜,膜边缘嵌入骨膜下,视情况缝合牙龈埋入式愈合或直接接永久基台穿龈愈合。术后拍摄X线片,常规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1周拆线,保持口腔卫生。术后4~6个月行二期手术(埋入式愈合者),6~8个月冠修复,永久修复后随访复查1年,观察种植体及义齿的稳定性和牙片变化,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五、疗效成功判断标准
一期手术操作后无麻木、疼痛等不适,创面正常愈合;种植体在行使支持功能的条件下,无任何临床动度;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咀嚼功能好;无种植体相关的感染;种植义齿牙龈形态自然逼真;X线片显示种植体周围骨吸收不超过1.2mm,骨结合良好。
2结果本组病例共植入29枚种植体,除1枚种植体松动明显,其余种植体均Ⅰ期愈合,无松动、脱落,无胶原膜暴露、感染等;二期术后2周X线片显示种植体周围无低密度影,骨结合良好,植入骨粉区域呈明显高密度影。冠修复后1年随访复查,种植体、修复体均无松动现象;患者自我感觉良好,无红肿、疼痛等不适,咀嚼功能好;种植体周围龈缘无红肿、溢脓。X线片显示种植体1年期骨吸收量均小于1.2mm;植入骨粉钙化良好。本组病例临床成功率为96.6%。
典型病例患者,男,40岁。主诉:前牙不良修复体牙根折断脱落要求种植修复。检查:口腔卫生一般,11、21、22残根(图1A),X线片显示21、22根尖囊肿低密度影,其余无特殊(图1B~1C)。排除手术禁忌,局麻下拔出残根;翻开唇颊侧黏膜,暴露21、22根尖区骨缺损,21囊肿大小约4mm×3mm×5.5mm,22囊肿约3mm×2.5mm×3.5mm(图2A)。常规行根尖囊肿摘除术,刮净囊腔残余组织,0.9%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图2B)。常规逐级预备种植窝洞21、22窝洞唇侧中下部无骨质覆盖,植入NobelSpeedy3.5mm×15mm和3.5mm×13mm种植体,初期稳定性15N;11植入NobelSpeedy3.5mm×11.5mm种植体,初期稳定性30N(图2C)。种植体唇侧骨缺损区填入Bio?Oss人工骨粉(图2D~2E),双层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覆盖,膜边缘嵌入骨膜下,无张力下缝合关闭黏膜,封闭牙槽嵴顶(图2F)。
术后6个月行二期手术,暴露种植体,探及3枚种植体稳定性良好,连接愈合基台,二期术后2周检查种植体周围牙龈组织愈合(图3A),X线片显示种植体周围无低密度影,骨结合良好,植入骨粉区域呈明显高密度影(图3B~3C),常规硅橡胶取模(图3D~3E),灌注模型,制作半贵金属烤瓷联冠。二期手术1个月后试戴修复体并永久粘固(图4)。永久修复后随访复查1年,患者自我感觉良好,无红肿疼痛等不适。种植体及义齿均无松动,牙齿咬合、咀嚼功能好,种植体周围龈缘无红肿、溢脓。X线片显示种植体颈部边缘骨吸收小于1.2mm,骨粉钙化良好(图5)。
3讨论前牙因处于牙槽骨突出部位,在临床上常易受到外伤,导致残根合并根尖周囊肿较多见,般患牙无保留价值时应拔除并同时行囊肿摘除术。拔牙后牙槽骨存在一个进行性吸收过程,导致延期种植手术骨量不足[4],影响种植体早期稳定性以及最终修复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国外治疗白癜风最新白癜风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