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牙周炎是人类发病率最高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特点是牙周袋形成、结缔组织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最后造成牙齿脱落。十一长期间,我们提醒读者朋友们,节日期间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预防牙周炎再次发作。也可能小小的牙周炎反复发作,就是在告诉您:赶快去做糖尿病筛查。
在临床工作中对某些牙龈红肿严重而广泛,反复发生急性脓肿的牙周炎患者,和对常规牙周治疗反应欠佳的患者,应考虑其是否有合并糖尿病的可能性,并进行必要的内科学检查,以筛查是否患上糖尿病。
近十余年来大量相关研究的重大发现表明:牙周炎不仅严重影响了口腔健康,而且是糖尿病和慢性冠心病等全身许多系统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而上述系统性疾病同时也增加了机体患牙周炎和加剧牙周组织破坏的风险率。
糖尿病和牙周炎存在双向关系,两者发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且互为高危因素。
糖尿病会增加牙周炎的发病风险及严重程度,是牙周炎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牙周炎也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并能增加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
专家观点
有效的牙周治疗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牙周炎与糖尿病
目前,牙周炎与全身系统性疾病间的相互影响已经成为牙周医学的研究热点。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组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在过去的十年里,糖尿病已发展成为一组全球性的常见疾病,常伴发心血管并发症,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的负担。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糖尿病列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据预测:到年将有30多亿人口受到糖尿病的影响。
联合国估计全球受到糖尿病影响的人数是24.6亿,其中约一半人口来自印度、中国、尼泊尔以及其他亚洲国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因此,牙周炎和糖尿病都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高发病。
近年来大量研究已趋向于证实:糖尿病和牙周炎存在双向关系,两者发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且互为高危因素。
糖尿病会增加牙周炎的发病风险,以及严重程度,是牙周炎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牙周炎也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并能增加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有效的牙周治疗利于血糖控制。
发病原因
目前,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糖尿病与牙周炎的关系,公认糖尿病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之一(OR2.1~3.0),已有学者提出牙周炎是糖尿病的第六并发症。
糖尿病伴发牙周病的病理机制可能是白细胞趋化和吞噬功能缺陷、组织内血管基底膜的改变、胶原合成减少、骨基质形成减少以及免疫能力下降,使患者的抗感染能力下降,伤口愈合障碍。
近年来发现,糖化末端产物(advancedglycosylationendproducts,AGEs)与其细胞受体(RAGE)作用的加强是糖尿病患者牙周病加强的机制。
临床表现
糖尿病病史影响牙周炎的发病和进程,尤其是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其牙周组织的炎症较重,龈缘红肿呈肉芽状增生,易出血和发生牙周脓肿,牙槽骨破坏迅速,导致深的牙周袋和明显的牙齿松动。血糖控制后,牙周炎的情况会有所好转。
鉴别诊断
根据患者糖尿病病史及牙周临床检查结果可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
对于糖代谢控制不佳或有严重并发症(如肾病)的糖尿病患者,一般只进行应急的牙周治疗,如急性牙周脓肿切开引流、局部冲洗上药等,同时给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温馨提示
糖尿病会引起患者的伤口不易愈合,炎症不易控制,但是不管是不是容易控制,都必须要消炎治疗,如果效果不好的话,可以考虑静脉用药
对经过积极治疗已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在全身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对已存在的牙周病应积极治疗,尽量消除彻底牙周感染,并教会患者认真控制菌斑;可按常规施以牙周治疗,但应给患者饮食建议,以使牙周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维持血糖平稳。
注意事项
就诊尽量安排在上午(早餐及服药后1.5小时),手术操作应轻柔以减少创面和创伤等。
治疗过程中要观察有无低血糖出现,还应减轻其疼痛及紧张心情,因为内源性肾上腺素的分泌可能增加对胰岛素的需求。病情较重者可预防使用抗生素。
对此类患者应特别强调自身的菌斑控制及定期复查,以维持疗效。
有效的牙周系统治疗可使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素显著降低,胰岛素的用量可减少。
小小牙齿关乎全身健康
实际上,鉴于牙周疾患和口腔疾患对全身疾病的重要影响,美国糖尿病协会把询问和了解糖尿病患者的牙病及治疗情况列入糖尿病的诊疗规范中,此外医疗保险业也积极支持系统病患者定期进行牙周的检查和治疗,尽早发现、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伴糖尿病的牙周炎预后
伴糖尿病的牙周炎的预后,与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血糖控制良好的前提下,经过完善的牙周系统治疗的牙周炎不易复发和加重。
北京白癜风治疗去那家医院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