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级预防(primary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针对疾病发生的生物、物理、化学、心理及社会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消除致病因素,防止各种致病因素对人体的危害是一级预防的主要任务,也是预防医学的最终奋斗目标。第一阶段:增进健康,第二阶段:特殊预防手段。
2、二级预防(secondaryprevention)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发生的前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第三阶段: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三级预防(tertiaryprevention)又称临床预防,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尽量恢复或保留口腔功能。第四阶段:防止功能障碍,第五阶段:修复。
①恒牙龋失补指数(DMF、DMFT、DMFS)“龋”即已龋坏尚未填充的牙;“失”指因龋丧失的牙;“补”为因龋做填充的牙。
②乳牙龋失补指数(dmf、dmft、dmfs)WHO的标准-9岁以下儿童丧失了不该脱落的乳牙,即为龋失牙。
③龋均和龋面均:反映了受检人群龋病的严重程度
a.龋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b.龋面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面数。
④患龋率:在调查期间某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常以百分数表示。
⑤龋齿发病率:至少在一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与患龋率不同的是仅指在这个特定时期内新龋发生的频率。
⑥龋面充填构成比:一组人群中的龋、失、补牙面之和中已充填的龋面(继发龋面不算)所占的比重,常以百分数表示。
⑦无龋率:全口牙列均无龋的人数占全部受检人数的百分率。
①★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ralHygieneIndex-Simplified:OHI-S)
△a.简化软垢指数DI-S(DebrisIndex-Simplified)△b.简化牙石指数CI-S(CalculusIndex-Simplified)
②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
③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GI)
④龈沟出血指数(SulcusBleedingIndex:SBI)
⑤★社区牙周指数(CommunityPeriodontalIndex:CPI)
检查指数牙:将口腔分为六个区段(检查牙龈出血和牙石,牙周袋深度。)
a.20岁以上:10颗指数牙,
b.15-20岁和15岁以下:6颗指数牙(避免第二恒磨牙假性牙周袋),15以下不查
一、细菌因素:1)致龋菌:变形杆菌、乳酸菌、放线菌。2)危险因素:唾液变形杆菌比例增加、唾液乳酸杆菌比例增加、牙菌斑呈酸性、牙面菌斑致龋菌及禅悟菌数量增加。
二、宿主因素:1牙2唾液3行为和生活方式4危险因素。
三、食物因素:1过多过频糖摄取2酸性饮料3不良饮食习惯
1.一级预防:①进行口腔健康教育②控制及消除危险因素③措施:防龋涂料、窝沟封闭等
2.二级预防①早期诊断,早期处理②措施:X线片等辅助诊断,发现早期及时充填
3.三级预防①防止龋的并发症(→牙髓炎、根尖周炎→牙槽脓肿)②恢复功能:修复治疗
①菌斑控制(机械、化学、生物、免疫4种)
②控制糖的摄入和使用糖代用品
③增强牙抗龋力
④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氟防龋的作用机制:
局部用氟时,直接给唾液中提供了大量的氟离子,这些氟离子很快进入菌斑和菌斑液中,使菌斑或菌斑液中的氟化物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浓度,并滞留其中,形成“氟库”。
氟库形成的机制可能为:①在酸性环境中,F-以HF的形式进入细菌体内;②F-与钙离子结合形成氟化钙沉积在牙齿表面;③F-通过菌斑细菌表面的负电荷结合在细菌表面。
氟化物的防龋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①降低釉质溶解度和促进釉质再矿化。②对微生物的作用:a、对糖酵解的影响b、抑制细菌摄入葡萄糖c、抑制细菌产酸
①多发于恒牙,乳牙较少。
②患氟牙症的牙数多少取决于牙发育矿化时期在高氟区生活时间的长短
③釉质白色斑纹,甚至整个牙为白垩色釉质;黄褐色色染;严重者实质性缺损
④牙釉质和牙本质变脆,耐磨性差,抗酸性差
★
①窝沟深,可以插入或卡住探针(包括可疑龋)。
②病人其他牙,特别对侧同名牙患龋或有患龋倾向。
③牙萌出达到合平面即适宜作窝沟封闭,一般是萌出后4年之内。
适宜期:最佳时机是牙齿完全萌出,龋尚未发生的时候。①乳磨牙在3-4岁。②第一恒磨牙在6-7岁。③第二恒磨牙在11~13岁为最适宜封闭的年龄。
★
①清洁牙面:使用小毛刷或橡皮杯;不使用含有油质的清洁剂或过细磨料;冲洗漱口,去除清洁剂白陶土等,再用尖锐探针清楚窝沟中残余的清洁剂。
②酸蚀:用棉纱球隔湿,将牙面吹干,蘸适量酸蚀剂放在将要封闭的牙面上。酸蚀剂可为磷酸液或含磷酸的凝胶,酸蚀面积一般为牙尖斜面2/3.恒牙酸蚀20~30秒,乳牙酸蚀60秒。注意酸蚀过程中不要擦拭酸蚀的牙面,这会破坏被酸蚀的牙釉面,降低粘结力。酸蚀剂酸的用量适当,不要溢出到口腔软组织。避免产生气泡。
③冲洗和干燥:如用含磷酸的凝胶酸蚀,冲洗时间应加倍。冲洗后立即更换干棉卷隔湿。封闭前保持牙面的干燥,不被唾液污染是封闭成功的关键。酸蚀牙面干燥后呈白色雾状外观,如果酸蚀后的釉质没有这种现象,应重复酸蚀。
④涂布封闭剂:将光固化封闭材料涂布在酸蚀牙面上。注意使封闭剂渗入窝沟,使窝沟内的空气排出,并放置适量的封闭材料以覆盖全部酸蚀面,在不影响咬合的情况下尽可能有一定的厚度,有时可能会有高点,需要调。
⑤固化:照射距离约离牙尖l毫米,照射的部位要大于封闭剂涂布的部位。
⑥检查:用探针进行全面检查,了解固化程度,粘结情况,有无气泡存在,寻找遗漏或未封闭的窝沟,观察有无过多封闭材料和是否需要去除,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常用封闭剂保留率和龋降低率两个指标。封闭剂的保留率下颌较上颌高,前磨牙较磨牙高,年龄大的较小的高,恒牙较乳牙高,面较颊舌沟高。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ART
用手持器械清除龋坏组织,然后用有黏结性、耐压和耐磨性能较好的新型玻璃离子材料(释放氟)将龋洞充填。
适应证:恒牙和乳牙的中小龋洞,手用器械能够进入;无牙髓暴露,无可疑牙髓炎
非适应证:龋齿旁有脓肿和瘘道;牙髓暴露;牙有长时间疼痛史,可能有慢性牙髓炎;牙体有龋但手用器械不能进入,如部分邻面洞
★★牙周病的分级预防:
①一级预防
又称初级预防,指在牙周组织受到损害之前防止致病因素的侵袭,或致病因素已侵袭到牙周组织,但在尚未引起牙周病损之前立即将其去除。旨在减少人群中牙周病新病例的发生。
对象:健康群体。措施:口腔健康宣教。
②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旨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轻已发生的牙周病的严重程度,控制其发展。
对象:早期牙周病患者。措施:去除刺激因素,指导帮助病人长期坚持各种预防措施。
③三级预防
用各种药物和牙周手术方法最大限度地治愈牙周组织病损,防止功能障碍。以义齿修复失牙,重建功能。并通过随访、精神疗法和口腔健康的维护,维持其疗效,预防复发。
对象:牙周病患者。措施:专业牙周治疗。
19考研的同学加
成毅官方微博:考研学姐学长帮CYJY
成毅学姐
成毅最耐心的学长(口腔高富帅)
成毅最博学的学姐(口腔白富美)
机械性措施:刷牙、牙线、牙签、间隙刷、龈上洁治术、预防性清洁术。
化学性措施:氯已定、酚类化合物、季铵化合物、氟化亚锡、三氯羟苯醚。
改善食物嵌塞、调he、破除不良习惯、预防矫治错颌畸形、制作好的修复体、提高宿主抵抗力
①口腔内有2周以上未愈合的溃疡②口腔黏膜有白色、红色和发暗的斑③口腔与颈部有不明原因的肿胀和淋巴结肿大④口腔内有不明原因的反复出血⑤面部、口腔、咽部和颈部有不明原因的麻木与疼痛
定义:暴露的牙本质对外界刺激产生短而尖锐的疼痛,并且不能归因于其他特定原因引起的牙体缺损或病变,典型的刺激包括温度刺激、吹起刺激、机械性刺激或化学刺激。
预防:首先必须改变或去除危险因素。①建立餐后漱口习惯②减少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③进食酸性食物和饮料后,不要即刻刷牙,1小时后再刷牙④选择合格的牙刷、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避免刷牙时用力过大⑤有牙周病、夜磨牙症、牙齿过度磨耗等相关疾病的患者应及时诊治⑥有内源性酸来源的患者,建议治疗全身疾病
恒牙:釉质折断或釉质和牙本质折断却未造成牙髓暴露的简单冠折。乳牙:半脱位,由于乳牙牙周组织弹性较高。
最好发于上颌中切牙,其次是上颌侧切牙或下颌中切牙。
定义:在无细菌参与的情况下,接触牙面的酸或其螯合物的化学侵蚀作用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的、病理性的牙体硬组织丧失。
预防:①加强口腔健康教育②治疗可引起牙酸蚀症的疾病③减少饮食中的酸对牙的侵蚀④避免酸性环境中与酸的接触⑤增强牙对酸的抵抗力⑥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及口腔卫生习惯
重点放在一级预防上
1龋病:①妊娠性呕吐使唾液的pH下降,釉质脱矿,增加了龋病的易感性。②妊娠期摄取饮食的次数和数量增加,易造成口腔卫生不良。③妊娠期体质下降,活动减少,生活不便而放松口腔卫生的维护。④妊娠早期与后期,由于存在早产和流产的危险,给口腔疾病的治疗带来不便,使口腔疾病加重。
2妊娠期龈炎:由于孕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下降,内分泌的改变,导致牙龈毛细血管扩张、淤血、炎症细胞和液体的渗出,牙龈组织对口腔细菌敏感性增加,而加重了原有的牙龈炎症。
3、保健内容:妊娠前应主动接收口腔健康检查;妊娠期:1提供口腔健康知识2注重口腔健康维护3注意膳食营养平衡4避免不良刺激慎用药。妊娠分3期,初、中、后,3个月一期。4~6个月是治疗口腔疾病的适宜时期。
常见口腔问题:鹅口疮、新生牙
(1)保持口腔清洁①牙萌出前:建立每日为婴儿清洁口腔的习惯,哺乳后或晚上睡前用手指缠上清洁纱布或用乳胶指套擦洗牙龈和腭部,清除粘附的食物残渣,按摩牙床,并使婴儿逐渐适应每日的口腔护理。②牙萌出后:用手指缠上纱布或使用指套牙刷,蘸清水轻轻擦(刷)洗牙面,清除食物残渣及牙菌斑。
(2)避免致龋菌早期定植:致龋微生物由母亲传播到婴幼儿口腔中的平均年龄是19~31个月之间,称为“感染窗口期”
(3)预防早期儿童龋:避免睡前含奶瓶习惯;提倡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