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审核:牙齿刺客
如需转载,请联系医涯小秘书授权哦!
本文约
字
阅读预计
8
分钟
这是高预知性牙周外科处理的第62篇文章
“缺失部牙槽嵴的分类
Seibert对牙槽嵴缺失形态的分类
年时,Seibert对牙槽嵴的缺失形态进行了以下分类。
这个Seibert分类在增大牙槽嵴的缺失形态时,用于预测其难易度非常有效。也就是说,缺失部的量相同的话,Class1比Class2容易,Class2比Class3容易。
Class1
颊舌侧的牙槽嵴丧失,牙冠-牙根方向保持正常高度
Class2
牙冠-牙根方向的牙槽嵴丧失,颊舌侧宽度正常
Class3
牙槽嵴高度和宽度同时丧失
牙槽嵴增大术
由于缺失部牙槽嵴发生凹陷而产生菌斑滞留和美观上的问题时,可以利用软组织或是硬组织来进行“牙槽嵴增大术”。
以下对其临床目的进行了整理。
牙槽嵴增大的方法
牙槽嵴增大术有各种方法,以下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整理。
实施牙槽嵴增大术时的注意事项
实施牙槽嵴增大术时,还会运用到其他各式各样的技术。为此,在使用这个方法时,必须要对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实施牙槽嵴增大术时的注意事项]
●需要增大的量,或者是大小
测定实际的量,大小。
●是否能够进行种植牙修复
在预定埋入种植钉的部位,不能使用软组织以及羟磷灰石等人工骨移植材。这时,需要使用自体或者异体的骨移植材,或者是,单独使用GBR膜,最好是和前者并用。
●是否有能够采集到足够组织瓣的供给侧
自体移植时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确保移植材料。也就是说,最理想的移植材是自体骨和自体牙龈结缔组织,但是在采集时通常会伴随着很多的困难。为了能够活用这个方法,需要对治疗方案和处理的顺序等进行周全的准备,如果没有合适的供给侧的话就不得不选择其他的方法。
●一次法还是二次法或者是二次以上
一次法手术有骨移植和软组织移植,更可以使用吸收性覆膜进行GBR法。二次法或者是需要二次以上次数的手术有,使用非吸收性覆膜的GBR法。但是,即使是一次法的手术,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就不得不反复进行二次或者以上的手术,所以事先也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
●时间因素
一般情况下增加骨组织比单纯增加软组织需要更多的时间。通过GBR法增大牙槽骨时,根据方法以及缺失骨量的不同,大约需要等待半年~1年的时间。
●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有,是否能够得到满足患者美观要求的结果,自身技术水平是否足够,以及判断哪个方法的预知性更高。
接着,Seibert将在实施牙槽嵴增大术时需要注意的点进行了以下整理。
进行牙槽嵴增大术的各种方法
[外置,嵌入移植物]
这是通过使用游离龈移植瓣或是结缔组织移植瓣的方法,特别是对牙槽嵴缺失部表面凹凸不平以及有很深的沟等存在的情况下很有效。
缺点是会使供给侧产生很大的实质缺损,以及移植瓣的扎根率和其他方法相比较差。
[内嵌移植物]
图8-1将想要进行增大的牙槽嵴部位(这时为唇侧方向)进行切开准备剥离。
图8-2将带有上皮的结缔组织移植瓣夹入剥离的部分并加以固定。注意不要使移植瓣和龈瓣之间产生段差。
[外置移植物]
图8-3外置移植物术前。如实线所示将上皮部分去除。
图8-4采集一定厚度的带有上皮的结缔组织移植瓣,面积尽可能广的与下部组织接触并缝合固定。为了能从移植床得到血液供给,有时也会增加切口数量。
[roll法]
主要适应于上颌前牙部,对唇舌方向的缺失有效。Roll法分为全厚瓣法和半厚瓣法,全厚瓣法相比半厚瓣法组织增大的量更多,手术也比较容易,但是供给侧会产生开放性创伤,侵入力较大。
[全厚瓣法]
图9-1在腭侧进行切开,切口到达牙槽骨表面。
图9-2将向内翻转的部分进行去除,将全厚瓣剥离。
▲图9-3
将带蒂瓣在折叠的状态下缝合。
[半厚瓣法]
▲图9-4
朝着腭侧进行斜向切开。
图9-5将腭侧半厚瓣剥离后,再将唇侧粘膜骨膜瓣剥离。
图9-6将带蒂瓣折叠并缝合。注意在缝合时防止腭侧龈瓣留处下死腔
[pouch法]
通常适用于Class1的缺失,但是轻度的Class2也能使用。
优点是,实施较为容易,可以使用的移植材料除了结缔组织之外,还有自体骨组织,羟磷灰石等也能自由的使用。
缺点为增大的程度有限,牙龈较薄部位实施较为困难。
图10-1术前.
图10-2在凹陷部进行侧向切开,直到牙槽骨面。
图10-3使用骨膜剥离器将软组织从牙槽骨面剥离。
图10-4从上颌腭侧采集结缔组织瓣。
图10-5将移植瓣上皮去除到约0.5的厚度,像图片一样使用缝合线牵引进口袋中。
图10-6进行缝合时要注意缝合线过紧的问题。
[GBR(GuidedBoneRegeneration)法]
在牙周治疗中应用组织诱导再生疗法(GTR法)的原理来增大牙槽骨,通过将非吸收性或者吸收性GBR膜覆盖到牙槽嵴缺失部上,使牙槽骨再生。
▲图11-1
从腭侧(从牙槽嵴顶部到根尖侧方向约10mm)向牙槽嵴顶部进行切开,为了剥离半厚瓣。
▲图11-2
剥离唇侧以及舌侧的牙龈龈瓣剥离(歯肉剥離弁),将牙槽骨表面露出。在颊侧龈瓣的根尖侧切入减张切开。使龈瓣可以伸展。
▲图11-3
在想要增大的牙槽骨面上使用#2裂钻进行穿孔,放置相应的骨填充材,用GBR膜完全覆盖,将牙龈粘膜瓣进行关闭缝合。
在日常临床上比较容易实施的方法,利用软组织(结缔组织)的ridgeaugmentation。
其中有以下几种方法,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进行介绍。
下期预告
推送时间:(每周一、周四10:00pm更新)
/03/13(周一)
利用软组织进行RidgeAugmentation(一)
往期回顾
总论(一)总论(二)总论(三)牙周治疗流程及各步骤内容、考量牙周外科的6个目的①
牙周外科的6个目的②
5种切开法
翻瓣、搔刮、根面刮治与平整
骨外科修整、缝合材料①
缝合法、结扎法②
牙周组织的7大问题及深牙周袋
非外科疗法(一)
非外科疗法(二)
切除疗法(一)
切除疗法(二)
切除疗法(三)
切除疗法(四)
生物学宽度
组织附着疗法(一)组织附着疗法(二)深牙周袋处理术式的选择(一)深牙周袋处理术式的选择(二)深牙周袋处理术式的选择(三)骨的形态修整——切除骨外科处理骨外科处理的实际操作上颌后磨牙的骨外科处理下颌骨的骨外科处理病例骨外科处理拔牙骨外科处理后的创伤治愈过程再生疗法的定义和种类组织诱导再生疗法(GTR法)GTR法成功的关键、术后并发症与其处理(一)GTR法的术后并发症与其处理(二)骨移植(一)骨移植(二)EMD促生长因子(一)EMD促生长因子(二)EMD促生长因子(三)
切除疗法vs再生疗法的判断基准根分叉病变的解剖学考察
根分叉病变的分类
根分叉的治疗方法,1度根分叉的治疗
Ⅱ度根分叉病变的治疗(一)-牙根分割
Ⅱ度根分叉病变的治疗(二)-分割拔牙
Ⅱ度根分叉病变的治疗(三)-再生疗法
Ⅲ度根分叉病变的治疗
根分叉病变的长期病例
前言,何为牙龈-牙槽黏膜问题
附着龈的临床意义
天然牙获得附着龈的必要性
修复牙获得附着龈的必要性
FGG法增大附着龈及根面覆盖
CTG增大附着龈及移植瓣采集
牙周整形外科——从MGS到PPS
根面覆盖(一)-牙龈萎缩的分类
根面覆盖(二)-GTR法用于根面覆盖
预防牙槽嵴形态异常的方法
拔牙同时进行的牙槽嵴保存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