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江湖以来,最早是外科的长老们玩剑,随后是修复长老们的以修复为导向,然后是牙周长老们大大小小的牙周种植科,最后又是正畸长老们探讨正畸种植联合治疗。正是百家争鸣,各争正统。
这正好印证了江湖对剑艺的探求,先是植入,再是修复,随后维护,最后是系统化。不过就各家而言,对种植渗透最深的是牙周,牙周掌门曾公开宣称:“种植治疗是牙周治疗的一部分。”可见牙周对种植的重要性。
而国人牙周炎患病率高,临床常常遇到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前来植牙,该如何应对呢?
中重度牙周炎
中重度牙周炎具有如下临床特征:
探诊深度PD6mm;
附着丧失AL5mm;
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2;
牙齿松动;
炎症明显。可伴有牙周脓肿;
后牙存在II度或III度根分叉病变。
诊断为重度牙周炎患者需2颗及以上患牙具有上述前3项特征;如仅有2颗患牙,必须为不相邻患牙且位于不同象限。
对于牙周炎的治疗,治疗和定期维护十分重要,这需要患者有很好的依从性。Becker长老研究发现:
牙周炎患者拒绝牙周治疗,平均失牙速度为0.36颗/年。
接受牙周治疗拒绝牙周维护,平均失牙速度为0.22颗/年。
接受牙周治疗定期牙周维护,平均失牙速度为0.11颗/年。
患牙去留
未经治疗的中重度牙周炎对种植有着极大的影响。部分长老认为可以对患牙进行策略性拔除,甚至必要时满门抄斩,以阻止牙槽骨的进一步吸收。但牙周背景的长老对此深恶痛绝,他们认为牙周炎治疗的效果可以预期,虽然种植是修复缺失牙的首选,但也仅仅用来修复缺失牙而不是代替天然牙。
对于复杂患牙的去留,年Lang大神在回答Sanz大侠时,公开了自己的标准:
II度根分叉病变或骨吸收为根长1/2~1/3的牙。
对于依从性差,维护困难的患者,部分中原剑客甚至认为还可以放宽标准,抱着壮士断别人腕的决心,对牙周炎患牙满门抄斩,满心期待能防止种植体周围炎发生。Lang大神的这个标准对于牙周出身的侠客显然不可接受,在BICT大会上,牙周的孟女侠敲响了警钟:
1.拔牙后甚至全口牙拔除后:
牙周致病菌仍然存在于口腔不同部位。
2.全口牙拔除后:
牙周炎没有了,但是易感牙周炎的遗传基因仍然存在,可能导致种植体周围炎。
这意味着,哪怕是将患牙满门抄斩,由于牙周致病菌和易感基因的存在,患者仍有较大的几率出现种植体周围炎。对于这一理念,孟女侠当即给出相应的病例,让现场不少将“拔干净再种”奉为圭臬的剑客面如死灰。而那些曾经秀病例时,公开展示拔掉一大堆牙,去掉一堆牙槽骨,就为了ALLON4的剑客更是掉下了悔恨的眼泪(并没有)。
未控制牙周炎导致的植入失败
治疗目标
目前大部分研究表明牙周炎患者经过牙周治疗后种植治疗植体留存率提升90%以上。而未经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治疗时患种植体周围炎风险增加。Pjetursson长老于年报道了为期10年的纵向观察种植体周围炎与牙周治疗的关系,得出结论:
牙周治疗后仍存在的探针深度5mm的余留牙周袋,是患者日后患种植体周围炎并导致种植体丧失的显著危险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几乎50%的植体会在种植后8~10年发生种植体周围炎。
所以牙周炎患者植牙前的牙周序列治疗很有必要。目前的共识是:牙周感染已得到控制,菌斑指数PLI20%,余留牙探诊深度PD5mm,探诊出血BOP25%才能开始种植。另外一种提法是:种植前牙周治疗及种植后牙周维护的理想目标是消除余留牙3mm的牙周袋,而最低目标是:
消除余留牙6mm的牙周袋。
此外,大量证据表明: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与牙周病易感性呈正相关。这意味着:除外种植前对牙周炎的系统性治疗,种植后的牙周维护治疗对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同样重要。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28~56%的患者,12~43%的植体会在种植后5~10年内出现种植体周围炎。面对这样的局面,自需剑客下一番功夫进行口腔卫生宣教了。
病例
德国长老ArndtHappe于年介绍了他对牙周炎患者的一例复杂的种植支持固定修复,堪称完美。
术前照
术前全景片
术前口内照
术中局部
二期手术后
印模制取
拔除相应牙
临时固定义齿佩戴一年
植入27位点
软组织重建后取模
CAD/CAM
上颌氧化锆个性化基台
下颌的纯钛个性化基台
制模树脂制作转移帽
替代体放入
临时修复体NO2
下颌纯钛基台
下颌非贵金属支架
烧结上瓷
下颌完成
上颌制作
上颌上瓷
完成上颌制作
术后口内
术后影像
术后效果
种植前牙周手术
鸣谢
感谢孟焕新教授、杨晓喻教授对本文无私的帮助
种植江湖江湖那么大,我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