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那就决定拔牙了,事情还没完,话说,这好好的牙齿还没到脱落的时候,咋就突然冒出乳牙来了?!医生说,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牙齿不退位”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吃得太精细了”。
记得前两年,武汉一6岁半的男孩,乳牙还没掉,新牙蹭蹭蹭地冒出来,长出了双排牙,吓坏了孩子他妈。就诊时据孩子妈妈说,孩子吃东西时都将食物切碎了喂。医生说,恰是这种溺爱令孩子的牙齿得不到“磨砺”,而使孩子长出了双排牙。
食物太精细,营养吸收更全?NO!想想我们小时候,豌豆、莲子、沙子、石头都往嘴里送过,牙齿也没见“乳牙滞留”的情况,一样长得整齐有序!现在给孩子喂食,什么研磨器、榨汁机一应俱全,给孩子的辅食吃各种粥类、米糊类、果泥类,孩子不用怎么咀嚼就吃进去了。
咱以为这样孩子吸收营养最好,然而食用过于精细的食物,会丢失很多食物中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植物纤维。人体缺少这些人体必须的物质,会带来很多疾病,比如很常见的便秘,很多情况是摄入的植物纤维太少引起的,并且毒素和病菌就容易大量在肠道中滋生,被人体吸收,使人体内毒素增多,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久而久之,肝肾功能就会受到影响。缺少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同样会带来许多疾病,还会影响各器官的正常功能等。
食物太精细,牙齿龋齿患病率偏高据国内调查显示,在城市6岁组的龋齿患病率为90%以上,而这些孩子中替换后的恒牙排列不齐在41%左右。牙齿拥挤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先天及后天的许多因素,但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与儿童的饮食习惯有关。
现在市面上的儿童食品越来越多以高糖、精细、质软为主。而进食这些食物容易导致两大问题。
首先,糖类食品(尤其是蔗糖)与龋齿的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是主要的致龋因素。而小宝宝尤其喜食糖类食品,频繁进食这类食品又不及时刷牙,糖液就易沉积在牙齿的小窝里、裂沟及缝隙等不易清洁的地方,在致龋菌的参与下大量产酸,这些酸与牙面长期接触,再加上细菌代谢产物的作用,就会产生龋齿。
其次,过频地进食精细、质软及黏稠性强的食品,使正处在发育阶段的颅、颌、面、牙齿及牙齿周围组织得不到应有的生理性刺激,使得颌骨发育不足,使将要萌出的恒牙的牙量与骨量不成正比,而导致替换恒牙萌出排列不齐,发生牙列拥挤畸形。恒牙的拥挤不齐又容易使新生的恒牙发生龋齿。
食物太精细,孩子易得牙周炎医院口腔科主任张雄介绍,来看牙齿的病人,90%以上患有不同成都的牙周病。有的人到了三四十岁,牙齿就提早掉光,甚至连做种植牙都没有机会。
“早些年,杭州的龋齿率高达50%至60%,开展窝沟封闭后,龋齿率降到了30%,但牙龈炎、牙周炎的比例仍旧非常高。”张雄说,他一次专家门诊要看25个病人,百分百都有牙周病,大家医院的错误观念。加上许多体检套餐不包含口腔检查,因此放过了本可以马上治疗的牙龈牙周炎和龋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