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骨量的种植美学序列治疗李率副主任

作者:李率

医院种植科

概述上颌前牙区又称美学区,如何获得满意的种植美学效果,突出的焦点集中在该种植位点保存或重建的三维骨结构上。更有学者明确指出,种植位点骨的三维结构,是种植美学的基调。

  在唇侧和舌侧牙槽突骨板骨折的病例中,唇/舌侧牙槽突发生相应的骨吸收。长期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唇侧和舌侧骨板的低位骨折,任其常规牙槽窝愈合,会导致三维方向的骨缺损。根据ITI机构的SCA分类,伴有垂直和水平骨缺损的病例,则是复杂和高难度病例,美学风险极大。即刻种植无法预防和避免骨吸收。

  在本病例中,我们采用符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技术的牙槽窝位点保存技术,最大限度保存局部骨量。以及采用轮廓扩增的引导骨再生(GBR)技术同期种植重建了种植位点的三维骨结构,通过暂时冠诱导穿龈轮廓和牙龈乳头形态,最终获得患者满意的美学修复。

患者基本情况

  女性,27岁。以“右上前牙桩冠修复11年,脱落1周”为主诉前来就诊。

  11年前,患者前牙外伤,医院行11、21、22根管治疗及11桩冠修复。1周前11桩冠脱落,医院修复科就诊,以“11牙槽突骨折”的诊断,无法保留11残根,建议拔除,而前来就诊。

  既往体健,否认系统性疾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临床检查可见11残根,21、22牙冠变色。前牙区咬合略紧,Ⅱ度深覆牙合。CBCT示上颌右侧中切牙颊侧根颈1/3骨板折裂。21、22根尖病变,前牙区牙槽突根方骨量不足。

图1初诊临床全口照

图桩冠脱落

图3初诊时锥形束CT(CBCT)图像

图4初诊时邻牙情况

图5初诊CBCT影像

图6舌侧骨缺损的3D重建

诊断与分析

  诊断

  ①右上中切牙牙槽突骨折(?);②左上中切牙、侧切牙慢性根尖炎;③Ⅱ度深覆牙合。

  病例特点与难点

  ①桩冠修复失败后的三维骨缺损(颊/舌侧骨板折裂、牙槽骨根方骨量不足);②年轻女性,美学要求较高;③邻牙根尖周病变;④轻度深覆牙合,咬合略紧。上颌骨基底骨骨量不足,正畸医师不建议矫正。

  治疗设计

  ①正畸会诊,希望下前牙下压,改善咬合紧,深覆牙合;②左上中切牙、侧切牙根管治疗,必要时行根尖手术,贴面修复改善美观;③右上中切牙牙槽窝位点保存,根据牙槽嵴骨量保持情况,确定二期种植和植骨以及必要的软组织整理和塑形。

治疗过程

  1.正畸科医师会诊,因患者上颌牙槽骨基底骨骨量不足,多数牙齿唇侧骨板不足或缺失,正畸风险大而建议放弃正畸治疗。

  2.因无法进行正畸治疗,故需要合理的种植位点和修复方式,以适应患者的咬合情况。

  3.牙体牙髓科医师会诊,进行左上中切牙、侧切牙根管治疗后随访,根据愈合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根尖手术。

  4.右上中切牙牙槽窝位点保存+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技术。

  5.6个月后行种植+引导骨再生(GBR)。

  6.愈合4个月后,行软组织增量和塑形,择期永久修复。

  7.愈合期内,以马里兰桥或压膜过渡义齿临时修复。

  8.左上中切牙、侧切牙贴面修复改善美观。

图7微创拔牙

图8位点保存——植入胶原骨

图9PRF技术及缝合

图10根充及拔牙后CBCT

图11拔牙后的CBCT

图12愈合后的局部情况

图13愈合后的局部骨组织情况

图14种植及骨增量

图15胶原膜的固定

图16术后即刻

图17二期手术后的局部情况

图18二期手术后的局部情况

图19暂时冠

图20暂时冠戴入时

图21暂时冠戴入8周复查

图22戴牙后1年邻牙贴面

图23戴牙时CBCT

图24戴牙后1年CBCT

所使用材料①Bio-col(Bio-OssCollagen?);②NobleReplaceNP(3.5mm×13mm);③PRF(自体血液提取);

④Bio-Oss?;

⑤NobelProcera全瓷修复。

治疗结果

  ①左上中切牙、侧切牙经根管治疗后,根尖病变随访期内缩小并逐渐消失,避免了进一步的根尖手术;

  ②右上中切牙牙槽窝位点保存+PRF技术治疗,避免了牙槽嵴可能发生的三维方向骨缺损,极大限度保持和原位重建局部骨量;

  ③在种植位点软组织和硬组织无缺损的情况下,在较佳的三维位点植入种植体,同期GBR行轮廓扩增的骨增量技术,应用低替代率的骨代用品,获得较好的长期稳定性;

  ④左上中切牙、侧切牙贴面修复美学效果较好;

  ⑤经过治疗和口腔健康宣教,患者口腔卫生情况得到较大提高;

  ⑥在妊娠期龈炎时,修复体和天然牙周围的牙龈不同程度受累,但是种植修复体周围牙龈稳定,点彩未消失。

临床总结

  ①适宜技术的选择,序列治疗计划的选择、制定和执行,在口腔种植美学修复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②锥形束CT在口腔种植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③符合PRF技术的牙槽窝位点保存技术,充分应用了PRF技术在软组织愈合上的优势。经PRF膜技术在封闭牙槽窝的同时,促进牙龈上皮的生长。在局部软组织愈合的条件下,进一步促进骨组织的生长。从而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种植位点的骨量。

  ④轮廓扩增的GBR技术使用过增量的植骨,自体骨+低替代率骨代用品+可吸收胶原膜+可靠的膜钉固定技术,从而重建出种植体周围健康的软硬组织形态。

  ⑤暂时冠技术,对于穿龈轮廓的诱导和成型具有良好效果。

  ⑥经过序列治疗的种植修复,具有较好的美学效果和长期稳定性,在妊娠期龈炎,随着激素水平的变化,上颌前部美学区天然牙和修复体周围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但是种植体周围牙周健康,点彩存在。

专家点评

周磊教授:

  位点保存技术包含软组织与硬组织的保存。通常牙缺失后牙槽嵴在1个月之内软组织修复重建,而硬组织尚未明显吸收。但这个时期如不给予人为干预,软组织修复常陷于牙槽窝内,形成凹陷,不利于植入种植体后的软组织成形及伤口的关闭。

  国际口腔种植学会前任主席Buser介绍的完整的位点保存技术是:拔牙后植入胶原骨,1个月以后软组织重建修复形成较为丰满的外形,然后再切开,将牙槽窝内残存的胶原骨刮除,植入骨粉3~6个月后再行种植体植入,这样确保了拔牙位点丰满的外形。

  软硬组织修复重建分两步进行的原因是:胶原骨有较好的细胞趋化特性,可促进邻近的牙龈组织生长进入,但胶原骨会较快吸收,在其完成诱导软组织生长任务后,更换为吸收速率较低的充填材料(Bio-Oss小牛无机骨粉)更利于硬组织的修复重建及重建后稳定性;如直接选用吸收速率较低的充填材料一次完成位点保存,由于软组织量不足,在牙槽嵴顶部常难维持骨粉的位置。

  该病例属于软组织的位点保存,可看到,二期手术时,软组织已较丰富,但翻开后可见硬组织,既无明显的重建也无明显的吸收,在植入种植体后,可将伤口理想地关闭。

(该病例为第三届BITC金奖病例,已收录于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口腔种植临床精粹(年卷)》中)作者简介

李率,博士,医院种植科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年毕业于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口腔种植学方向),获博士学位,-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牙科学院访问学者、博士后;年起于医院种植科工作。多次获得全国种植病例大赛最高奖项。

(另见“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第80期05~06版)

今日调研!

你对数字化正畸怎么看?

调查在此↓

(长按图片可自动识别进入)

也可点击

当然,不是白参与哟~

★凡参与者将获得

年度《今日口腔》

正畸专刊(电子版·PDF格式)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北京白癜风哪治的好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nwah.com/jtzz/1592.html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